峡束天围渐小,林穿日脚微明。
竹居有径谁扫,水碓无人自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其思想主旨,并结合诗歌的手法、语言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然后逐句翻译,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峡束天围渐小,林穿日脚微明”,意思是峡谷束住了天空,逐渐变小了;树林透过阳光,使阳光变得暗淡。这里描写的是早晨的景象,山峡束住了天空,渐渐小了,阳光透过树梢,照在地面,显得有些阴暗,这是一幅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画;“竹居有径谁扫”,“竹居”指的是竹林中人家,“径”是指小路,有人打扫过吗?“竹居有径谁扫”写的是山村清晨的景象,竹屋旁边有条小路,有人打扫过吗?“竹居有径谁扫”,写的是山村清晨的景象,竹屋旁边有条小路,是谁打扫的呢?“径”指小路,“竹居”指的是竹林中人家。“水碓无人自鸣”,“水碓”指的是水舂的石臼,用来舂米,“自鸣”的意思是自动地发出声响,没有人去舂时它自己会响。写的是农村傍晚的景象。
【答案】
①首句:峡束天围渐小,山峡束住了天空,逐渐小了。②次句:林穿日脚微明,树林透过阳光,使得阳光变得暗淡。③第三句:竹居有径谁扫,竹屋旁边有条小路,有人打扫过吗?④第四句:竹居有径谁扫,竹屋旁边有条小路,是谁打扫的呢?⑤末二句:水碓无人自鸣,水碓没有人去舂时它自己会响。⑥赏析:全诗写山间晨景。前四句写清晨山间之景象。首句写出山间晨曦初露,山峡被云雾笼罩,渐成云海,渐见日出。次句写日出后山中景色。日出后,树林里透进一线光亮,阳光从树叶间的空隙穿过,照在地面上,形成斑斑点点的光影。第三、四两句写山民的住所,山民家旁有一条通往村庄的小道。作者用词精炼,将山村清晨的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后两句写傍晚时分村中的劳作声。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傍晚时乡村的宁静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