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节物自相关,强不悲秋亦恐艰。
渐老身危生理索,凭高眼远暮天寒。
树能长啸风前听,山亦多愁雨里看。
陶写无他仗诗句,雁声砧杵倚栏干。
诗句解释及赏析:
- 人情节物自相关 - 描述人与自然、景物的相互关联。这里的“情”可能指情感、心境,而“物”则指自然界的景象或物品。整句表达出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和互动。
- 注释: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相互影响和作用。
- 强不悲秋亦恐艰 - 表达了即便努力不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仍然害怕秋天带来的艰辛或变化。
- 注释:尽管试图不让情绪受到季节变迁的影响,但仍然对秋天的到来有所畏惧或忧虑。
- 渐老身危生理索 - 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生活变得艰难。
- 注释:年纪的增长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 凭高眼远暮天寒 - 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可以看得更远,感受到天色的寒冷。
- 注释:通过登高望远,能够体会到更加深远的景色,感受到天空的寒冷。
- 树能长啸风前听,山亦多愁雨里看 - 自然中的树木可以发出长啸声,山峦也能在雨中显露出它们多愁善感的一面。
- 注释:自然界中的物体(如树木、山峦)能够表现出独特的情感和动态。
- 陶写无他仗诗句,雁声砧杵倚栏干 - 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通过聆听雁鸣声和敲击的砧锤声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 注释:借助诗歌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欣赏自然的声音来减轻内心的压力。
翻译:
秋日即景
人的情怀与景物相互关联,即使努力不去悲伤秋的到来,也恐怕秋天带来的艰辛。
随着时间慢慢变老,身体变得脆弱,生活变得艰难。
站在高处,视野广阔,可以看得更远,感受天空的寒冷。
树木能够长啸,风中传来声音,山峦在雨中显得更加多愁善感。
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通过聆听雁鸣声和敲击的砧锤声来排解心中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