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于鬓发最相干,又作新正一再看。
懒共燕泥烘午霁,吟随莺树涩朝寒。
馀生已分千人后,燥吻犹须百榼乾。
愁绝向来飞舄伴,萧然形影若为欢。

注释:

  1. 年于鬓发最相干,又作新正一再看。
  • 年:岁月或时光。鬓发:指头发,此处借指岁月、时间。
  • 相干:有关联,相互影响。
  • 又:再次。
  • 新正:新年,这里指春节。
  • 看:观看,观赏。
  1. 懒共燕泥烘午霁,吟随莺树涩朝寒。
  • 懒:不愿意。
  • 共:一起。
  • 燕泥:燕子的巢穴。
  • 烘:温暖,此处引申为遮蔽、覆盖。
  • 暮雨:下午时分的雨。
  • 吟:吟咏,即诗歌创作。
  • 莺树:黄鹂栖息的树木。
  • 涩:冷,此处形容早晨的寒冷。
  1. 馀生已分千人后,燥吻犹须百榼乾。
  • 馀生:剩下的日子。
  • 分:分别。
  • 千:一千,表示很多。
  • 燥吻:干裂的嘴巴。
  • 百榼乾:用干酒填满一百个容器。
  1. 愁绝向来飞舄伴,萧然形影若为欢。
  • 愁绝:愁苦到极点。
  • 飞舄:古代传说中仙人乘风而行的鞋子。
  • 萧然:孤独的样子。
  • 形影:身影,比喻自己的行为或者存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 若为欢:怎么开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仲廉在新年春望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以及孤独感的深刻体验。
    首句“年于鬓发最相干,又作新正一再看”,诗人用“年”字来表达对时间的敏感和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岁月对人的无情影响。这里的“鬓发”指的是自己的头发,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而“又作新正一再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年的期待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叹。
    次句“懒共燕泥烘午霁,吟随莺树涩朝寒”,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懒洋洋的样子和清晨的寒冷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厌倦和无力感。这里的“燕泥”和“莺树”都是自然景物,但都被诗人赋予了象征意义,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馀生已分千人后,燥吻犹须百榼乾”,诗人在这里用“馀生”一词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担忧。他认为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而“燥吻犹须百榼乾”,则是说自己需要用大量的酒来解渴,暗示了自己的空虚和孤独。
    最后一句“愁绝向来飞舄伴,萧然形影若为欢”,诗人在这里用“愁绝”和“萧然”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失望和绝望。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和活力,只剩下孤独和冷漠。而“形影若为欢”,则是说在这样的生活中,自己仿佛成了一座孤零零的影子,无法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