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抄溪苔,十幅围秋风。
缺月窥我床,皎皎一室空。
锦绣开华堂,坐挟不赏功。
戮辱在其后,居然是樊笼。
先生于此间,微吟和寒蛩。
须臾寝不梦,觉来日升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纸帐”句:纸帐,指纸做成的帐篷;抄,抄写。野人抄溪苔,十幅围秋风。野人:隐居山林的人。

译文:野人抄写的是溪边苔藓上的诗稿,十幅纸上环绕着秋风吹来的声音。

注释:纸帐:纸做的帐篷;抄,抄写。

“缺月窥我床,皎皎一室空。”

译文:月亮从窗户的空隙中窥视我的床,皎洁明亮的月光洒满整个房间。

注释:缺月:指月光不完整;窥:偷看。

“锦绣开华堂,坐挟不赏功。”

译文:锦绣般的锦缎铺张开来的厅堂,坐着享受着不赏赐的荣誉和功绩。

注释:锦绣:指装饰华丽的锦缎;开华堂:指铺设华丽的厅堂。

“戮辱在其后,居然是樊笼。先生于此间,微吟和寒蛩。”

译文:羞辱耻辱在后头,竟然像囚禁一样困窘。先生在这里,轻轻地吟唱着《诗经》中的《七月》,蟋蟀在寒冷的夜里鸣叫。

注释:戮辱:羞辱;居然:竟然;樊笼:被捆绑、囚禁。

“须臾寝不梦,觉来日升东。”

译文:片刻之间就进入梦乡了,醒来时太阳已经升到东方。

注释:须臾:片刻;寝:睡觉;梦:做梦;觉来:醒来;日升东:太阳从东面升起。

【答案】

译文

纸帐野人抄溪苔,

十幅围秋风。

缺月窥我床,

皎皎一室空。

锦绣开华堂,

坐挟不赏功。

戮辱在其后,

居然是樊笼。

先生于此间,

微吟和寒蛩。

须臾寝不梦,

觉来日升东。

赏析:

这首诗以幽雅清丽的笔调,抒写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首二句点明“纸帐”,即纸糊的帐子,说明自己居处简陋。三、四句用典。“十幅”、“围秋风”暗示诗人居处狭小,而窗外却有飒飒秋风拂面,这自然景象又勾起了他内心的孤寂之感。五、六两句写自己虽身处樊笼之中,但并不为之动心,而是欣赏起那经冬盛开的百花美艳。七、八句写自己虽受屈辱,但并不为之动怒,反而以之为荣。最后两句写诗人悠然自得地睡去,梦见自己正在欣赏百花盛开的景象。醒后则看见旭日东升,心情豁然开朗。全诗语言平淡如话,但意境高远,韵味悠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