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草迷南浦,愁花傍短亭。有情歌酒莫催行。看取无情花草、也关情。
旧日临岐曲,而今忍泪听。淮山何在暮云凝。待倩春风吹梦、过江城。
【注释】
南歌子:词牌名,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淮漕:即宋代的淮南转运使,负责江淮地区的财政税收等事务。
向伯恭:人名。
迷:迷失。
傍:靠近。
有情:有感情。
催:催促。
看取:看待,观察。
无情:无情无义。
花草:植物。
关情:关心、牵挂。
旧日:昔日。
临岐:离别时。
忍泪:忍住眼泪。
淮山:指淮河一带的山。
何在:在哪里。
暮云:傍晚的云气,常用来比喻思念的人。
春风:春天的风。
过江城:渡过长江,到达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淮南的转运使向伯恭。淮漕赴任前,诗人写了这首《南歌子》相送。“怨草迷南浦,愁花傍短亭。”这两句是写送行时的环境。长满杂草的南浦和花团锦簇的短亭,都笼罩着一层凄清的离愁别绪。“有情歌酒莫催行。”既然这样,就不要用歌声美酒来催促行人出发了。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淮漕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的深情。“看取无情花草、也关情”句中,“看取”二字意味深长,它既指眼前的花草,又指淮漕本人。他虽然无情无意,但毕竟也是人呀。所以,“也关情”,即他也与花草一样,有着自己的感情和心志。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和比拟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
下阕开头二句:“旧日临歧曲,而今忍泪听。”意思是说:淮漕啊!你从前离别之时,我也曾唱起离别的歌曲给你听;现在你又要离开我了,我也忍不住要流下眼泪来听着你离去的脚步声。“忍泪听”三字,将淮漕即将离去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淮山何在暮云凝。”这句是说:淮地的山脉究竟在哪里呢?暮色之中,云彩凝聚在一起仿佛是淮山的轮廓。“淮山”句,既是想象淮山之远大高峻,又暗含淮漕此行之艰难遥远。“待倩春风吹梦、过江城。”这两句是说:等到春风拂醒了我的思念之情,我也要像春风吹拂大地那样,让淮漕的思乡之情飘过江南,回到京城去。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三句描写离别的环境,渲染气氛,蓄势待发。后三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点明主题,以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