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涂宫暗碧纱,倾城出祖路人嗟。
松楠峰下迁华寝,雪月光中咽晓笳。
有子今为二千石,同州才数两三家。
儿孙满地厥衣举,不见归时桃李华。
【注释】
涂宫:古代帝王的宫殿。
倾城出祖:指皇帝亲自到郊外祭祖。
松楠峰:指终南山。终南山是长安城的南面屏障,山势高峻,林木苍翠,所以又称“南山”。
迁华寝:把皇宫迁移到华山之下。
雪月光中咽晓笳:指夜半时分在月下听到吹响的笛声。笳(xiā)是一种古代用竹制的管乐器。
二千石:指官位。汉代以俸禄为计,官吏有秩禄的高低之分。两千石是指高官。
同州:古地名,在今陕西省中部。
厥衣举:意思是衣服全都被风吹走了。厥,通“鹊”。
桃李华:比喻人的美好品质。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却真挚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首句“往岁涂宫暗碧纱”,回忆当年皇帝亲自到终南山祭祖的情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次句“倾城出祖路人嗟”,则又回到了现实,诗人站在长安城中,目送着人们从城门外向终南山进发,发出了叹息之声。
第三句“松楠峰下迁华寝”,则又描绘了一幅更为宏大的场景:皇帝将皇宫迁移到了终南山之下,整个长安城都被笼罩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之中。
第四句“雪月光中咽晓笳”,则又回到了夜晚,诗人在月色下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笳声,那声音如同一支支凄婉的乐曲,让人心生哀愁。
第五句“有子今为二千石”,则又回到了现实中,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而妻子却英年早逝,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末句“儿孙满地厥衣举”,则是诗人对妻子的最后怀念。他想象着妻子生前的家室,孩子们都在院子里嬉戏玩耍,而自己的衣服却被风吹得到处都是。这既表现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