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
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
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馀。
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作具体分析。答题时既不可脱离诗歌的具体内容,也不可漫无边际地空发议论。
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结合注释赏析诗句。
首联“次韵子高即事”意思是我再次吟唱子高的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诗礼不忘它日问”,意思是我虽然忘记了诗礼(指礼仪、礼节),但时常想起它,并且经常询问他人。“文章未觉古人疏”,意思是我的文章还没有达到古人的水平,但我并不觉得遗憾。
颔联“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意思是我追求的是青云直上的仕途,像屠龙一样有本领,但是到了年老的时候,我却选择了归隐,种树为生。
颈联“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馀”意思是在绿阴的树叶中,鸟儿在枝头啼叫;在飘荡的柳絮中,飞舞的游丝在落花间穿梭。这两句描绘了春天里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尾联“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意思是我没有原因能够常常得到饮酒的快乐,我希望像范蠡那样,乘着一只小船去经商,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已经厌倦,渴望过一种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答案】
【注释】
次韵子高:写诗给友人。子高:人名。
他日问:日后询问。
青云:原指朝廷官位,此处泛指官场。
屠龙:传说战国时宋有富人家的儿子喜欢舞刀弄剑,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的侠士,人们称他为屠夫。
种树书:种树的学问。
落叶:秋天树叶凋零。
鸱夷:《左传·哀公十三年》:“越王勾践反国,乃乘扁舟载其妻子入于海,终身无反。”范蠡是越国的相国,他在灭吴后辞官归隐,自称鸱夷子皮。
赏析:
这首《次韵子高即事》是一首七律,诗人借咏怀古迹来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全诗通过咏史,以历史典故来比喻自己对现实的态度。首联“次韵子高即事”,表明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用“次韵”这一形式与子高相合。颔联“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诗人用“青云”“白首”来形容自己的人生道路,用“屠龙”“种树”比喻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颈联“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馀”,诗人用“绿叶”“青阴”、“啼鸟”、“飞絮”、“落花”等形象,来描绘出春天里一幅美丽的画卷。尾联“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诗人用“无因”表示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用“鸱夷”来自比陶渊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