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相期沧海头,当时各倚富春秋。
班扬文字初无意,滕薛功名自不优。
焦尾朱弦非众听,南山白石使人愁。
传声为向扬州问,相忆犹能把酒不。
诗句释义
1 圣学相期沧海头 - 这句话表明诗人与蓝六在广陵(今天的扬州)有共同的志向或追求,即学习圣人之学。
- 当时各倚富春秋 - “各倚”表示各自依靠或期望,“富春秋”可能指的是富有青春或才华的时期。这句表达了两位朋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成就或期待。
- 班扬文字初无意 - 班扬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指代文学创作的初衷并不在于追求名声。
- 滕薛功名自不优 - 滕薛指的是战国时期两个强大的国家,滕国和薛国。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并不如人意或不值得夸赞。
- 焦尾朱弦非众听 - “焦尾”是指古代乐器的一种,而“朱弦”通常与古琴相关,表示优美的音乐。这句话意味着虽然有美妙的音乐,但并不能吸引所有人的耳朵。
- 南山白石使人愁 - “南山”通常指的是终南山,而“白石”可能象征着一种哀愁或纯洁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或对某种纯真情感的怀念。
- 传声为向扬州问 -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书信或消息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并询问对方近况。
- 相忆犹能把酒不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即使在饮酒时也难以忘记对方。
译文
与朋友在广陵相聚,共同学习圣人之学;我们各有所长,但当时的功名并不显赫。我们追求文学创作的美好初心,但并非所有作品都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虽然滕薛两地的功绩无人能及,但我们追求的功名似乎并不值得称赞。尽管我们有优秀的音乐,但无法让所有人都欣赏。我们对纯净的感情深感忧郁,而这份感情却让人难以忘怀。我通过书信向远方的朋友问候,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即使我在喝酒也无法抑制心中的牵挂。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理想的决心。通过对比不同的成就和感慨文人作品的受众有限,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知识、文学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着文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情感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友情和个人情感的优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