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肉醉初醒时,揩磨苛痒风助威。
枯楠未觉草先低,木末应有行人知。
诗句释义与翻译:
- 题伯时画揩痒虎:
- 注释:“伯时”指的是宋代画家李公麟,他的名号“李伯时”在这里可能是指他的作品风格或某种特定作品。
- 译文:这首诗是赞美李公麟的画作,特别是其中的《揩痒虎》一画。
- 猛虎肉醉初醒时:
- 注释:“猛虎”通常指雄壮威猛的老虎,这里比喻画作中的猛虎形象生动。
- 译文:描绘画中猛虎刚刚醒来,刚从酒意中恢复过来,显得格外凶猛威武。
- 揩磨苛痒风助威:
- 注释:“揩磨”是一种用布擦拭的动作,而“苛痒”则形容皮肤感到异常痒的感觉。
- 译文:画面上的猛虎正用爪子轻轻擦去身上的痒感,仿佛有一阵微风在助力,使得这种动作显得更加生动和有力。
- 枯楠未觉草先低:
- 注释:这里的“枯楠”可能是对树木的一种象征,表示坚韧不拔;而“草先低”则是说草比树矮小。
- 译文:画面中,虽然有高大的树木,但是草却已经率先低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或者生命的脆弱。
- 木末应有行人知:
- 注释:“木末”指的是树木的尖端,而“行人”则指过路的人。
- 译文:尽管有大树的存在,但过路的人们应该能够轻易察觉到,因为他们知道时间正在流逝,一切都在变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画中猛虎的形象及其背后的哲理。诗的前两句主要描述了画中的猛虎,通过“猛虎肉醉初醒时”这一意象,描绘出一幅充满力量而又不失灵动的画面。接着,“揩磨苛痒风助威”,“枯楠未觉草先低”,“木末应有行人知”,这三句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内涵,不仅展现了动物的自然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对时间和变化的感悟。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颂,又有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