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
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
【赏析】
《送莘老》一诗,写诗人送别友人莘老时,赠以天坛灵寿杖,希望他日后能够像周代的孔子一样,得到神助,施展才能。诗中运用典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高远的政治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王屋千霜老紫藤”,开篇即用“王屋千霜”起兴。王屋山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山势高耸入云,山间多松柏,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宜人。这里用王屋山的苍翠、秀美来象征自己的高尚情操。
“扶公休沐对亲朋”,“扶公”是“扶持”的省称;“休沐”,为古代的一种休假制度,是官员们按月规定的休息时间。“对亲朋”指与亲朋好友聚首。诗人把这种聚会与赠送礼物的行为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的慷慨大方、待人接物热情诚恳的态度。
“异时驷马安车去”,“异时”表示将来,是虚指。“安车”是古代一种四轮马车,也称作安车。诗人说:“我送你到天坛,希望你能得到神灵的帮助。”这里用驷马安车来比喻自己送给朋友的灵寿杖。
“拄到天坛愿力能”,“拄”是支撑,这里是借用“柱国”这个典故。汉初有名将灌婴,曾封为“灌将军”。后来灌婴的子孙因避讳改姓为“霍”姓。这里借用“柱国”的典故来比喻送杖之人,希望他能得到神灵的庇护。
这首诗运用典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高远的政治理想和坚定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