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一曲当时事,记得曾拈玉笛吹。
端正楼空春昼永,小桃犹学淡燕支。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之梁州一曲当时事
黄庭坚,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与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不仅继承了韩愈、孟郊的奇崛风格,还深受李商隐色彩绚丽的艺术影响。这组《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便是其文雅笔致的佳作之一。
“梁州一曲当时事,记得曾拈玉笛吹。”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曾经在宫廷中流传一时的乐曲。梁州曲调,曾是唐代宫廷中的常乐,如今回想起来,仿佛能听见那悠扬的笛音,让人不禁联想到杨贵妃的绝世风华。
“端正楼空春昼永,小桃犹学淡燕支。”诗句描绘了长安城中一座装饰华丽的楼阁——端正楼,昔日繁华已逝,春日长廊依旧。而那株依旧娇小的桃花,仍在模仿着淡雅的燕子支,尽管物是人非,但依然保持着那份从容与优雅。
“扶风乔木夏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这两句诗则带出了一种时间流转的感觉,扶风的大树在夏天荫蔽,斜谷的夜晚铃声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表达了人在忧愁之时,往往找不到出口,即使那些无关情感的地方也总是令人心痛。
“高丽条脱琱红玉,逻逤琵琶捻绿丝。”这几句诗用精致的文字描绘了高丽条和逻逤琵琶,虽然颜色斑斓但缺乏情感,正如人世间那些看似华丽而无生命的事物一般。
“蛛网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梦来时。”最后一句则是对过往的追忆与怀念,如同蜘蛛网上堆积的尘埃,一切都已模糊不清,唯有梦境还能带来片刻的真实与温暖。
通过对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的赏析,我们得以窥见宋代文人的文化生活与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