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孤坟一布衣,人言无复似当时。
千秋万岁还来此,月笛烟莎世不知。

杨朴墓

诗人黄庭坚对故人墓地感慨

  1. 诗句原文
  2. 译文
  3. 注释与解析
  4. 赏析
  5. 相关背景与文化
  6. 结语
  7. 诗句原文
  • 三尺孤坟一布衣,人言无复似当时。
  • 千秋万岁还来此,月笛烟莎世不知。
  1. 译文
  • 三尺高的孤独坟墓下躺着一位布衣之身,人们的话语不再像从前那样。
  • 即使千年后仍能回来此地,但世间已无人知晓。
  1. 注释与解析
  • 三尺: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18寸左右。
  • 孤坟:独自一人的坟墓。
  • 布衣:古代平民百姓的穿着,指普通百姓。
  • 人言无复似当时:人们的评论不再像从前一样。
  • 月笛烟莎:指月光、风声和青苔。
  • 千秋万岁:形容岁月漫长,可以活到一千岁。此处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1.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布衣之人的墓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生结局的无奈叹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评论,诗人感叹人们的评价已经改变,无法再回到过去的辉煌。
  • “千秋万岁”这一表达,既展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无尽思念,也反映了其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故人的墓地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1. 相关背景与文化
  • 杨朴墓:位于宋代,具体位置不详。
  •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治平进士,授叶县尉。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郎,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1. 结语
  • 这首诗通过对杨朴墓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用“三尺孤坟一布衣”来形容墓地的孤寂,用“人言无复似当时”表达了人们对他的评价已发生改变。然而,尽管岁月流转,诗人仍愿意来到这个地方,寻找那份曾经的回忆和情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