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见益州,释耒答三顾。
川流恨未平,武功原上路。
杜微对诸葛,舆致但求去。
倾心倚经纶,坐上漫书疏。
白鸥渺蒹葭,霜鹘在指呼。
借问诸葛公,如何迎主簿。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诸葛见益州,释耒答三顾。

  • 关键词解释: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释耒”意指放下农具,“三顾”指的是刘备三次亲自去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 翻译: 诸葛亮见到益州后,放下农具开始辅佐刘备。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愿意辅佐他的决心。

2. 川流恨未平,武功原上路。

  • 关键词解释: “川流”比喻时间或历史,“恨未平”意味着历史的遗憾尚未结束,“武功原上路”则指历史上的战场。
  • 翻译: 川流不息的时间中,历史遗留的遗憾还未结束,我们回到那些曾经发生过战斗的原路。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历史的漫长和对历史的反思。

3. 杜微对诸葛,舆致但求去。

  • 关键词解释: “杜微”可能是指刘备身边的一位官员,“舆致”意为追求,“但求去”表示只希望离开。
  • 翻译: 杜微面对诸葛亮,追求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只希望能离开。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一种个人权力欲望的显现。

4. 倾心倚经纶,坐上漫书疏。

  • 关键词解释: “经纶”指的是治理国家的策略与智慧,“坐上”指坐在朝廷上,“书疏”是书信或奏章。
  • 翻译: 诸葛亮倾心于治理国家的大业,他在朝廷上频繁地写信和奏章。
  • 赏析: 这句诗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勤奋和智慧。

5. 白鸥渺蒹葭,霜鹘在指呼。

  • 关键词解释: “白鸥”和“蒹葭”都是自然景象,“霜鹘”是一种鸟类,“指呼”意味着呼唤或指示。
  • 翻译: 白色的鸥鸟在蒹葭之间飞过,一只霜鹘在天空中飞翔并在空中发出叫声。
  • 赏析: 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觉。

6. 借问诸葛公,如何迎主簿。

  • 关键词解释: “诸葛公”是对诸葛亮的尊称,“主簿”是古代官职之一,负责文书工作。
  • 翻译: 有人借问诸葛亮,他是如何迎接那位主簿的。
  • 赏析: 这句诗可能是在探讨诸葛亮的用人策略或是询问他对人才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述诸葛亮的一系列行为和决定,展现了他的智慧、勇气和对国家的贡献。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