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行乐在清溪,满世功名对画脂。
一道寒波随眼净,百年高柳到天垂。
昔人无处问谁氏,遗础有情犹旧基。
猿鹤至今烟惨淡,贤愚俱尽水涟漪。
四时相及漏催滴,万事不疑冰泮澌。
聊欲烹茶羹杞菊,身如桑苎与天随。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友人台源九篇诗中的第三篇。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三七台溪
解析与译文:
- 先生行乐在清溪, 满世功名对画脂:这里“先生”可能指的是一位隐逸的文人,他在清溪边上享受生活乐趣。而“满世功名”指的是世间的功名利禄,如同涂抹在脂粉上的膏脂,显得过于华丽而不实在。
- 一道寒波随眼净, 百年高柳到天垂:这两句形容自然景观的清新与壮观。”一道寒波”指清澈的溪流,”百年高柳”则是指高大挺拔的柳树,它们似乎伸向天空,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
- 昔人无处问谁氏, 遗础有情犹旧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旧之情。他怀念那些已经消失的人物,他们的遗迹就像旧时的基石一样,尽管他们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影响着后人。
- 猿鹤至今烟惨淡, 贤愚俱尽水涟漪: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的观察。猿和鹤的存在虽然已经很少,但烟雾依然笼罩着这个地方。同样,不论贤者和愚者,都已经被时间的痕迹所影响,如同水面上泛起的每一圈涟漪。
- 四时相及漏催滴, 万事不疑冰泮澌:这两句描绘了四季更迭的景象,以及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特点,就像时间的指针在不停地滴答作响,最终所有的事物都将像冰融化成水一样,变得不再那么清晰或固定。
- 聊欲烹茶羹杞菊, 身如桑苎与天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他愿意煮一壶茶,品尝枸杞菊花的味道,就像桑树和苎麻那样,顺应自然的变化。这里的“与天随”意味着他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受世俗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利、历史、自然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真实和自然美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即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