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拔苍龙角,难参宝胜禅。
林泉饱枯涩,烟月唱清绵。
笑出黄龙手,慵扶阿卯肩。
持刀欺寡妇,盗佛铸私钱。
月黑逾城夜,风高放火天。
解嗤招觉老,担屎污心田。
《易拔苍龙角,难参宝胜禅。林泉饱枯涩,烟月唱清绵。笑出黄龙手,慵扶阿卯肩。持刀欺寡妇,盗佛铸私钱。月黑逾城夜,风高放火天。解嗤招觉老,担屎污心田。
注释:
- 易拔苍龙角:指难以攀折苍龙角上的灵芝。
- 宝胜禅:指宝胜寺的禅意。
- 枯涩:形容山林间水少土多,草木生长缓慢,缺水干燥。
- 黄龙手:指黄龙真人的手印。
- 阿卯肩:指阿卯和尚的肩膀。
- 持刀欺寡妇:形容手持刀剑,欺压寡妇。
- 盗佛铸私钱:形容盗取佛像铸造钱币的不法行为。
- 月黑逾城夜:指在月光昏暗的时候越过城墙。
- 风高放火天:形容在大风天气放火。
- 招觉老:指招引僧人入睡。
- 担屎污心田:形容心田被污垢所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禅宗修行、世俗纷争等不同层面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诗的第一句“易拔苍龙角,难参宝胜禅。”表达了诗人对于攀登苍龙角的艰辛和追求宝胜禅的困难。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攀登苍龙角与参禅比作两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突出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毅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认为禅宗修行并非易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林泉饱枯涩,烟月唱清绵。”两句描绘了山林间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诗人用“饱枯涩”和“唱清绵”两个词语来形容林泉的景象,既表现了山林间的荒凉之美,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定。这里的“烟月”指的是月亮和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而“清绵”则形容其轻柔细腻,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笑出黄龙手,慵扶阿卯肩。”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了他对世俗纷争的态度。诗人以黄龙真人的手印为比喻,嘲笑那些玩弄权术的人;同时,他以阿卯和尚的肩膀为比喻,表示自己厌倦世俗纷争,不愿参与其中。这里的“笑出黄龙手”和“慵扶阿卯肩”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和超脱态度。
“持刀欺寡妇,盗佛铸私钱。”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诗人以手持刀剑的形象来比喻那些欺压百姓的人,用盗取佛像铸造钱币的行为来讽刺那些贪腐之人。这里的“持刀欺寡妇”和“盗佛铸私钱”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怒和谴责。
“月黑逾城夜,风高放火天。”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写照。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越过城墙,意味着诗人面临着困境和危险;而在风高放火的天气中放火,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愤怒和不满。这里的“月黑逾城夜”和“风高放火天”都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悲愤。
《戏答宝胜甫长老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禅宗修行、世俗纷争等方面的描述,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引人深思。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