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译文】:
江边的梅花,有好的果实,托根在桃李的场中。
桃花李花终不说话,却借朝露的光恩光照耀。
只有孤芳自赏的梅花,怕洁白无瑕反而不香。
古来都是鼎中的美食,此物升于庙廊之上。
岁月静好坐成晚,烟雨青翠已变黄。
得升于桃李盘之中,可以远眺初见尝。
终究不可入口品尝,被丢弃在官道旁。
只要根茎还在,抛弃又何伤。
【注释】: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古人以桃李比喻贤才,此处特指桃树和李树。
- 场:原意是指土地,这里指生长桃李的地方。
- 桃李终不言:桃树和李树终年默默无闻(不张扬、不炫耀)。
- 朝露:早晨的露珠,这里指时间或生命。
- 借恩光:接受恩惠或恩泽。
- 孤芳忌皎洁:独自开放的花朵害怕过于洁白,容易招来嫉妒。
- 冰凌空自香:即使冰雪本身没有香气,也能散发出清香。
- 古来和鼎实:古代的美味佳肴都来自于鼎。
- 此物升庙廊:这个物件能登上庙堂,成为珍品。
- 岁月坐成晚:随着时间的流逝,景色也变得苍老。
- 烟雨青已黄:烟雨蒙蒙,青翠已经转为黄色。
- 得升桃李盘:得到像桃李一样的地位,受到人们的赏识。
- 初见尝:初次见到时品尝。
- 掷置官道傍:被遗弃在官道旁,不被重视。
- 但使本根在:只要根还在。
- 弃捐果何伤:放弃它又有什么损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江边梅花的形象和经历,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独立傲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
首句“江梅有佳实”,点明主题是江边的梅花。接着诗人用桃李来反衬梅花,说桃花李花终不说话,却借朝露的光恩光照耀,这既表现了梅花与桃李的不同特点,也暗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第三句“独芳忌皎洁”,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特点——独自开放而不张扬。而第四句“冰雪空自香”则从反面说明了梅花不怕寒霜,即使在冰雪中依然能够散发香气。这种品质正是诗人所推崇的。
第五到七句“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则是诗人对梅花命运的感慨。他认为梅花虽好,但却得不到重用,只能被弃置一旁。这种命运的悲哀,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最后两句“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则是诗人的总结,他认为只要梅花的根还在,被弃置又有何妨?只要它能像桃李一样得到赏识和重用,又何必在乎短暂的得失呢?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人以梅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品质、不为世俗所动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