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
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
秦君锐本学,骥子已血汗。
相期骖天衢,伯乐尝一盼。
士为欲心缚,寸勇辄尺懦。
要当观此心,日照云雾散。
扶疏万物影,宇宙同璀璨。
置规岂惟君,亦自警弛慢。

【注释】

晁张:即晁错与张安世。张安世为汉昭帝时大臣,任丞相,以忠谨著称,而晁错则因反对削藩而被腰斩于市,两人的生平经历有极大差异。“和答”指晁错与张安世相互酬答。秦觏(qiú):人名,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亦次韵”指晁张二人也互相应和作诗。次韵本指诗歌中押韵的平仄字音相同或相近,但这里却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指的是他们之间相互应答的诗意相投。

山林与心违:指自己身处官场却远离了山林的清高境界。日月使鬓换:指自己年岁已长,头发变白,岁月不饶人。儒衣:古代读书人的服装。诟病:讥讽。

六籍:儒家经典六部:《易》、《书》、《诗》、《礼》、《乐》、《春秋》。盖多难:指这些经典著作在历史上多次遭到破坏,甚至被删改。发冢:盗墓。熟念令人惋:仔细思考这些经典的价值令人惋惜不已。

学:学问。锐本学:指学习非常努力。骥子:良马之子。血汗:指辛勤的劳动,比喻贤能之士。

天衢(qu):大道。伯乐:春秋时期著名相马专家。一盼:一次目光。

欲心:欲望之心。寸勇辄尺懦:指稍有勇气就变得软弱。观此心:观察自己的心性。日照云雾散:比喻心中的云雾逐渐消散。

扶疏:茂盛的样子。

置规岂惟君:意思是不是只有您才有这样的规劝。自警弛慢:自我警惕,不要懈怠。

【赏析】

这首诗是晁错和张安世相互酬答之作。诗中既有对彼此仕途遭遇的不同感慨,又表达了对于历史典籍和先贤遗泽的珍视,同时抒发了对于自身修养的自省与反思。

首联“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表达了作者远离山林的官场生活和岁月流逝带来的白发苍苍的现实。“山林”与“心违”,“日月”与“鬓换”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颔联“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则是对两人作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儒衣”与“相诟病”,“文字”与“奉娱玩”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他们在官场中的不同境遇和心态。

颈联“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则转向对于历史的评价。“六籍”与“多难”形成反差,既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也隐含着对于经典文献遭受破坏的忧虑。

尾联“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则是对经典价值的深刻反思。“诗书”与“发冢”形成对比,揭示了经典文献的价值远胜于盗墓之财。“熟念”与“令人惋”则表达了对于历史文献被遗忘的痛惜之情。

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经典价值的思考,诗人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关注国家兴衰的宏大视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