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迷翰墨,无异虫蠹木。
诸生程艺文,承诏当品目。
床敷设箱篚,赋纳忽数束。
变名混甲乙,誊写失句读。
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
谈天用一律,呻讯压重复。
丝布涩难缝,快意忽破竹。
圣言裨曲学,割衮缀邪幅。
注金无全巧,窃发或中鹄。
翟公辟廱老,薪槱茂棫朴。
御史威降霜,行私不容粟。
吏部提英鉴,片善蒙采录。
博士刈其楚,铨量颇三复。
因人享成事,贱子真碌碌。

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

少年迷翰墨,无异虫蠹木。
诸生程艺文,承诏当品目。
床敷设箱篚,赋纳忽数束。
变名混甲乙,誊写失句读。
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
谈天用一律,呻讯压重复。
丝布涩难缝,快意忽破竹。
圣言裨曲学,割衮缀邪幅。
注金无全巧,窃发或中鹄。
翟公辟廱老,薪槱茂棫朴。
御史威降霜,行私不容粟。
吏部提英鉴,片善蒙采录。
博士刈其楚,铨量颇三复。
因人享成事,贱子真碌碌。

注释与赏析:

  1. 少年迷翰墨,无异虫蠹木。
  • 注释:年轻时沉迷于翰墨书写,就像蛀虫侵蚀木头一样。
  • 赏析:诗人通过“少年迷翰墨”表达了年轻时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痴迷,而“无异虫蠹木”则比喻这种热爱如同蛀虫侵蚀木头,逐渐消磨了人的精神和创造力,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和不满。
  1. 诸生程艺文,承诏当品目。
  • 注释:众多学生准备着各种才艺,等待皇帝的评判和分类。
  • 赏析:这里的“诸生程艺文”描绘了学生们忙碌的准备情景,他们用心研习各种才艺,期待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承诏当品目”则揭示了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文化,学生们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功利性和浮躁性。
  1. 床敷设箱篚,赋纳忽数束。
  • 注释:床上铺设着箱子和礼物,赋诗时突然有好几卷被送来。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考试现场的繁忙景象,学生们为了应考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筹备,甚至不惜动用家中的积蓄来购买礼物贿赂考官。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也揭示了人性中的贪欲和虚伪。
  1. 变名混甲乙,誊写失句读。
  • 注释:考生们改名换姓,混淆甲乙顺序,抄写文章时却丢失了句子的标点符号。
  • 赏析:这句诗讽刺了一些考生在应对科举时采取的不正当手段,如改名换姓、混淆甲乙等,这些都是违反考试规则的行为。同时,“誊写失句读”也揭示了这些考生在抄写过程中可能因为紧张或者粗心大意导致的文章质量下降,反映了科举考试制度的残酷性和不公平性。
  1. 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 注释:白天坐在窗户前赶考,夜晚则点着红烛复习。
  • 赏析:这句诗通过“昼窗过白驹”和“夜几跋红烛”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考生们为考试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白天赶考,晚上复习,形容了他们的勤奋和执着;而“红烛”则象征着他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决心和毅力。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考生们的苦学精神,也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1. 钩深思嘉鱼,攻璞愿良玉。
  • 注释:深思熟虑后得到珍贵的启示,如捕到一条珍贵的嘉鱼,努力雕刻璞石希望它成为一块美玉。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通过“钩深思”和“攻璞”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考生们深入思考、精雕细琢的情景。而“嘉鱼”和“良玉”则是比喻他们的努力和收获,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打磨,他们能够收获知识和智慧,成为有用之才。
  1. 谈天用一律,呻讯压重复。
  • 注释:谈论天文时使用同样的术语,呻吟的声音被反复听到。
  • 赏析:这句诗讽刺了一些考生在考试中采用陈词滥调、套话连篇的方式来应对问题,缺乏创新和个性。而“呻吟的声音被反复听到”则揭示了这些考生们在应试过程中可能因为过度焦虑或者缺乏自信而导致的表现不佳,反映了科举制度下应试文化的弊端。
  1. 丝布涩难缝,快意忽破竹。
  • 注释:丝织的布料质地粗糙难以缝合,但一旦缝制成功就会带来无比快意和成就感。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考生们在应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丝布涩难缝”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在考试中可能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或者解题技巧不熟练而导致的难题;而“快意忽破竹”则暗示了一旦突破难关就会迎来意想不到的喜悦和成就感。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考生们在应试过程中的不易,也表达了他们对于成功的渴望和追求。
  1. 圣言裨曲学,割衮缀邪幅。
  • 注释:圣人的言论有益于纠正曲解的学问,就像割去衣襟补上破旧的布帛一样。
  •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圣人言论的积极作用,认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纠正对事物的误解和偏见,使知识更加完善和准确。而“割衮缀邪幅”则比喻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像修补衣服一样,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加以改进,以达到完善自己的目的。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圣人言论的推崇和敬仰,也体现了他对于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态度和决心。
  1. 注金无全巧,窃发或中鹄。
  • 注释:铸币技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如果不小心就可能铸造出了错误的金币。
  • 赏析:这句诗讽刺了一些人做事不够精细和认真的态度,容易出错且容易被发现。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重细节和准确性,避免因为疏忽而犯下错误。这两句诗既反映了作者对于铸币技术的观察和思考,也表达了他对人们做事态度的担忧和期望。
  1. 翟公辟廱老,薪槱茂棫朴。
  • 注释:翟公在晚年选择隐居山林,采集茂盛的柴火和木材作为生活来源。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翟公晚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隐逸和回归自然的思想。翟公选择了远离尘世喧嚣的隐居生活,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和美好。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翟公的品质和选择,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御史威降霜,行私不容粟。
  • 注释:御史官威风凛凛如降霜一般令人敬畏,即使有私下的小恩小惠也不容许接受任何财物。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御史官的公正无私和严肃执法的形象。“御史威降霜”形象地表达了御史官威严不可侵犯的地位和权威;而“行私不容粟”则强调了他们对待公事的公正和严格,即使有私下的小恩小惠也不容许接受任何财物。这两句诗既展示了御史官的威严和正直,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1. 吏部提英鉴,片善蒙采录。
  • 注释:吏部官员提拔贤才,即使是微小的优点也能得到赏识和录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吏部官员选拔人才公正和客观的赞赏之情。“吏部提英鉴”形象地描绘了吏部官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而“片善蒙采录”则强调了他们的公正无私和公平对待每一个人才的能力。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吏部官员的品质和工作方式,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他们所做工作的肯定和尊重。
  1. 博士刈其楚,铨量颇三复。
  • 注释:博士负责处理文书草稿,反复斟酌以确定最佳方案。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博士处理文书的过程,展现了他们在工作中的严谨和细致。“博士刈其楚”形象地描述了博士在处理文书时细心挑选每一个字句的情景;而“铨量颇三复”则强调了他们在决策时反复斟酌的重要性,以确保每一个决定都是明智和合理的。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博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他们工作成果的认可和赞赏。
  1. 因人享成事,贱子真碌碌。
  • 注释:依靠别人的帮助完成任务,我实在是平凡且普通的人。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谦逊自省的态度。“因人享成事”暗示了作者在遇到困难时可能会依赖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而“贱子真碌碌”则直接表达了他的自卑和自谦之情,认为自己只是普通人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已。这两句诗既反映了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处世哲学,也展示了他的谦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