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子堕地追风日,未试千里谁能识。
习之实录葬皇祖,斯文如女有正色。
今年持橐佐春官,遂失此人难塞责。
虽然一鬨有奇偶,博悬于投不在德。
君看巨浸朝百川,此岂有意潢潦前。
愿为雾豹怀文隐,莫爱风蝉蜕骨仙。
次韵子瞻送李廌
骥子堕地追风日,未试千里谁能识。
习之实录葬皇祖,斯文如女有正色。
今年持橐佐春官,遂失此人难塞责。
虽然一鬨有奇偶,博悬于投不在德。
君看巨浸朝百川,此岂有意潢潦前。
愿为雾豹怀文隐,莫爱风蝉蜕骨仙。
注释: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好友李廌(zhì)的一首赠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的无奈和感慨。
次韵子瞻送李廌 —— 苏轼
次韵子瞻送李廌,即苏轼在给李廌的送别诗中作的次韵,也就是按照原诗的韵律和格式进行创作。李廌(zhì)(1039~?),字天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因直言进谏被贬为监州盐酒税,后迁任太常博士兼礼仪院检讨、集贤校理,又出知齐州府事。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骥子堕地追风日,未试千里谁能识。
注释:
骥子堕地追风日,比喻李廌像一匹骏马一样,出生时就有非凡的气质和才能。未试千里谁能识,意指李廌还未有机会施展才华,谁又能认识他呢?
习之实录葬皇祖,斯文如女有正色。
注释:
习之实录葬皇祖,这里指的是李廌的祖父李习之(字子美)曾经担任秘书丞,负责编修《国史》,他编写的《国史》被誉为“实录”,即真实可信的历史记录。斯文如女有正色,意为李廌的学问如同美丽的女子一样有端正的容貌。
今年持橐佐春官,遂失此人难塞责。
注释:
今年持橐佐春官,指的是李廌今年担任春官(掌管农事、礼乐等事务的官职)。遂失此人难塞责,意指由于李廌的原因,使得原本可以胜任的人失去了机会,难以找到合适的接替者。
虽然一鬨有奇偶,博悬于投不在德。
注释:
虽然一鬨有奇偶,意为尽管有些人可能因为偶然的机会而获得成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才能值得认可。博悬于投不在德,意为如果一个人的才能只是通过偶然的机会表现出来,那么这样的才能就不应该在评价一个人的德行时被考虑。
君看巨浸朝百川,此岂有意潢潦前。
注释:
君看巨浸朝百川,这里用“巨浸”比喻广阔的世界或机遇,朝百川则形容这些机会如百川汇集一般汇聚而来。此岂有意潢潦前,意为这样的机会并非出于主观意图,而是自然而然地出现。
愿为雾豹怀文隐,莫爱风蝉蜕骨仙。
注释:
愿为雾豹怀文隐,这里是借用“雾豹”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愿意隐藏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求名利的态度。莫爱风蝉蜕骨仙,意为不要羡慕那些只会炫耀自己才能、却无法真正实现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