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子河上园,竹间开栋宇。
大儿胜衣冠,小儿丰颊辅。
嫁女与朱公,伏腊可称举。
发疏虽苍浪,齿嚼未龃龉。
鸡栖牛羊下,各自有室处。
四墙规摹小,易守若滕莒。
舍前花木深,春物丽观睹。
舍后曲池蛙,斋堂风月苦。
此岂不足欤,叹岁不我与。
客宦孤云耳,未知秦吴楚。
向来千驷公,果愧一丘土。
宁当损轩昂,聊欲效俯伛。
时子听然笑,吾已悟仓鼠。
少犹守章句,晚实爱农圃。
鹊巢最知风,蚁穴识阴雨。
世网事谙委,醉乡俗淳古。
坐忘两家说,肉坚与肠腐。
酒至即使倾,客来敢辞窭。
时邀五柳陶,共过三径诩。
往在少年场,豪气压颍汝。
借令今尚尔,真复难共语。
稍知怜曲糵,渐解等灉濋。
朋友半山阿,光阴共行旅。
人故义当亲,衣故义当补。
飞凫王令尹,期我向君所。
君为拂眠床,淹留暮城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时子河上园,竹间开栋宇。
大儿胜衣冠,小儿丰颊辅。
嫁女与朱公,伏腊可称举。
发疏虽苍浪,齿嚼未龃龉。
鸡栖牛羊下,各自有室处。
四墙规摹小,易守若滕莒。
舍前花木深,春物丽观睹。
舍后曲池蛙,斋堂风月苦。
此岂不足欤,叹岁不我与。
客宦孤云耳,未知秦吴楚。
向来千驷公,果愧一丘土。
宁当损轩昂,聊欲效俯伛。
时子听然笑,吾已悟仓鼠。
少犹守章句,晚实爱农圃。
鹊巢最知风,蚁穴识阴雨。
世网事谙委,醉乡俗淳古。
坐忘两家说,肉坚与肠腐。
酒至即使倾,客来敢辞窭。
时邀五柳陶,共过三径诩。
往在少年场,豪气压颍汝。
借令今尚尔,真复难共语。
稍知怜曲糵,渐解等灉濋。
朋友半山阿,光阴共行旅。
人故义当亲,衣故义当补。
飞凫王令尹,期我向君所。
君为拂眠床,淹留暮城阻。
译文
时子居住在河上的园中,竹林之间建起了房屋。
家中的大儿子胜过了衣冠,小儿子面庞丰满,如同辅佐之相。
女儿出嫁给朱公,伏日和年末可以享受美食。
头发稀疏虽然显得苍老,牙齿咀嚼却并不妨碍。
家禽家畜栖息于庭院,各自找到了合适的居所。
院墙四周的树木花草茂盛,让人赏心悦目。
院后池塘边青蛙鸣叫,书房里清风明月让人心旷神怡。
这难道还不足以满足么?感叹岁月不饶我一人。
客官们如同飘浮的白云一般孤单,不知道秦、吴、楚地的人。
从前他身兼千户之长的官位,现在却只能愧对一方的土地。
宁愿保持轩昂的姿态,也不愿低头弯腰。
时子听着笑了,我已经明白了仓鼠的道理。
年轻时仍然守着经书章句,到了晚年才真正懂得农业和园艺。
喜鹊筑巢最懂风向,蚂蚁筑穴能识别阴雨天气。
世间的事情了解得透彻,像醉乡一样淳朴古道。
坐在一边思考两家的得失,吃肉的时候心里感到肉硬骨头也酥软。
酒至就要喝个痛快,客人到来要尽地主之谊。
时不时邀五柳先生同游,共同走过那三径小路。
以前在少年场中英姿飒爽,豪气盖过颍水汝水一带。
如果现在还能如此,那就真的难以与他交谈了。
略微知道爱惜酒曲米,渐渐理解了泉水的滋味。
朋友们如同山间的半仙,时光一同行走在旅途之中。
人们所以应该互相关心,是因为衣和食都是彼此的恩惠。
飞翔的白鹤是王羲之的好友,期待我到他的府邸中去。
主人为我拂去卧床,让我在暮色中滞留不去。
注释
此诗为苏轼在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六月所作,当时他在徐州任太守。此诗通过描述家中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于友情和亲情的理解。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