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成言,岁暮于吾子。
斧挥郢人鼻,琴即钟期耳。
新诗凌建安,高论到正始。
徒言参隔辰,未负石投水。

注释:

  1. 古人有成言,岁暮于吾子。——古人有先人的告诫,在岁末之际寄予我你。
  2. 斧挥郢人鼻,琴即钟期耳。——如同一把斧头挥出可以砍断鼻尖,琴声美妙得能让人忘记钟期的耳朵。
  3. 新诗凌建安,高论到正始。——新诗的气势可以压倒建安时期的诗歌,高论的深度可以到达正始年间。
  4. 徒言参隔辰,未负石投水。——徒然谈论着参星和月亮相隔遥远,没有辜负过石头投入水中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李师载的关系,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第一句“古人有成言”,诗人引用了古人的教诲来表达自己的担忧之情。这里的“古人”指的是古代先贤们的经验之语,他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岁月将尽的时候应该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第二句“斧挥郢人鼻”,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自己与李师载之间深厚的友谊。他就像一把斧头能够挥动到郢人的鼻子一样,表示自己对李师载的尊重和重视。
    第三句“琴即钟期耳”,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他认为自己和李师载就像是古琴上的弦音与钟期的耳朵一样,彼此之间有着深刻的共鸣和理解。
    第四句“新诗凌建安,高论到正始”,诗人赞扬了李师载的才华和学问,认为他的诗歌和见解都超过了建安时期和正始年间的大家。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李师载才能的钦佩,也暗示了他对过去时代的超越和超越。
    最后一句“徒言参隔辰,未负石投水”,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他虽然知道时间流逝会改变很多事物,但他仍然希望两人的友谊能够像石头投入水中一样永不改变。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坚守。
    整首诗歌通过对时间和友谊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李师载深深的怀念和珍视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