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生作三副,规摹宣城葛。
外貌虽铣泽,毫心或粗粝。
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难曲折。
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
张鼎徒有表,徐偃元无骨。
模画记姓名,亦可应仓卒。
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
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
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
洗砚磨松煤,挥洒至日没。
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
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
略无人问字,况有客投辖。
文章寄呻吟,讲授费颊舌。
闲无用心处,雌黄到笔墨。
时不与人游,孔子尚爱日。
作诗当鸣鼓,聊自攻短阙。
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林为之送笔戏赠
阎生创作了三幅作品,我以宣城葛为模,模仿他的风格。
- 外貌虽铣泽,毫心或粗粝
虽然外表光滑,但是笔尖可能粗糙不细。
- 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我的功夫希望达到像栗子的尾部一样圆润,但笨拙则像是枣核。
- 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
李庆束缚在柱子上,墨水无法不溢出。
-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问题出在珍惜毛笔的毫毛,常常是一半的精巧一半的拙劣。
- 小字亦周旋,大字难曲折
无论是细小的字还是大的字,都难以弯曲。
- 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
有时一笔就乱了,好像逆着梳理头发似的。
- 张鼎徒有表,徐偃元无骨
张鼎只是有外表,徐偃没有内在的骨气。
- 模画记姓名,亦可应仓卒
用笔画下姓名,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 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
我住在街南,时常去铃下拜见。
- 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
坐在晴朗的轩窗里,感到风很凉爽,很奇怪自己还在用干枯的笔。
- 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
打开口袋发现有蠹虫咬过的书,派一个仆人送去一捆。
- 洗砚磨松煤,挥洒至日没
清洗砚台研磨松木煤,直到太阳落山。
- 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
早年学习屠龙术,虽然实用但太过于宽泛。
- 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
因为生活拮据,只能煮些腌菜吃。一边喝茶一边对着秋天的月亮。
- 略无人问字,况有客投辖
几乎没有人询问字义,何况还有客人敲门。
- 文章寄呻吟,讲授费颊舌
文章表达着自己的呻吟,教学需要耗费唇舌。
- 闲无用心处,雌黄到笔墨
闲暇的时候没有心思去做别的事情,却经常用雌黄涂抹在笔头上。
- 时不与人游,孔子尚爱日
现在没有人和我交往,孔子仍然爱惜时间。
- 作诗当鸣鼓,聊自攻短阙
做诗应该像击鼓一样响亮有力,姑且自我攻击弥补不足。
这首诗通过阎生和作者的互动展现了彼此的艺术交流和生活状态。阎生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来回应作者,而作者则通过自己的书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生活态度。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