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骨閟金锁,梵宫超玉绳。
道人住香火,独先开净行。
呼船久无人,月沉河汉倾。
虚舟不受怒,故在蓼滩横。

【注释】

  1. 永和:即《永和九年》诗,作者为唐代诗人张祜,诗中描写了永和九年(834年)八月十五日月夜的景致。
  2. 道中:在旅途中。
  3. 灵骨:指死者的遗骨,金锁:指金饰的锁。
  4. 梵宫:佛教寺院。
  5. 玉绳: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
  6. 香火:指供奉的香烟和灯烛。
  7. 净行:清净的行为或修行。
  8. 蓼滩:一种水生植物。
  9. 虚舟不受怒:形容船儿在水面平静如镜,不因风浪而激荡。
  10. 蓼滩横:形容船只平稳地停泊在岸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永和桥夜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首句“灵骨閟金锁”,以金锁象征死者的遗体,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次句“梵宫超玉绳”,以佛寺象征死者的安息之地,寓意其死后仍能得到安宁。第三句“道人住香火”,描述道士在此修行,体现了生死之间宗教观念的影响。第四句“独先开净行”,表现了道士清净修行的生活态度。第五句“呼船久无人”,反映了夜晚的寂静,无人打扰道士的修行。最后一句“虚舟不受怒”与“故在蓼滩横”形成鲜明对比,既显示了环境的静谧,也表现了船只的安稳。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