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兴宜有命,得失但自知。
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
风清闻鹤唳,想见南山栖。

【注释】

(1)放言十首:作者在长安时所作。

(2)废兴:指国家的盛衰。宜有命:应听天由命。

(3)得失:指个人功名的得与失。

(4)踽踽(jùjū):孤独的样子。

(5)悠悠:长久而不知止息。

(6)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如果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何必去窃取别人的东西呢?

(7)风清闻鹤唳:风清气爽之时,听到山林中传来鹤的叫声。

(8)想见南山栖:想象着山中的松林可以栖息。

【赏析】

《放言》十首是诗人被贬后写的一组诗,抒发了诗人对当时朝廷政治的不满,以及自己在政治上不得志而产生的悲愤之情。这组诗反映了当时士人普遍的牢骚和无奈。

“废兴”二句,说国家的命运应当听其自然,个人的得失则应自行负责。

“踽踽”二句,写自己孤独无助,被人所忌恨。

“吾义”二句,表达自己坚持信念、不受世俗干扰的思想。

“风清”二句,通过想象一个风清月明之夜的情景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译文】

国家的命运应该由天命来决定,个人的得失则应由自己去承担。我独自行动时,常常被人嫉妒;但我行正道时,又无人可归。只要我坚持正义,即使像偷窃一样,也绝不违背我的本心。当清风明月之时,只听见山林中鹤鸣,想到那高高的南山上松树丛生,可以栖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