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海上峰,琢出华阴碧。
炷香上袅袅,映我鼻端白。
听公谈昨梦,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梦耶,烟寒已无迹。
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博山炉
飞来海上峰,琢出华阴碧。
炷香上袅袅,映我鼻端白。
听公谈昨梦,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梦耶,烟寒已无迹。
【注释】
飞来海上峰:飞来峰在浙江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山上有许多奇岩怪石,其中最著名的是东面的“飞来石”。
华阴碧:华山以西的华阴县出产一种青绿色的玉石。
柱香上袅袅:指用火点燃香,使香烟缭绕上升。
映我鼻端白:指香炉中的烟气直冲鼻孔,使人感觉到清新。
听公谈昨梦:指听了曹子方谈论昨夜所做的梦。
沙暗雨矢石:形容梦中的情景,沙暗指沙地昏暗,雨矢石指雨点如同箭一样射向石头。
今此非梦耶,烟寒已无迹:意思是现在这里的景象不再是梦了,烟雾已经消散,痕迹也不存在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曹子方共赏博山炉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同时,也展现了博山炉的独特魅力,使人陶醉其中。
开头两句“飞来海上峰,琢出华阴碧”描绘了博山炉的神奇之处。博山炉是古代的一种铜质器物,形状似鼎而小,底部有孔可置炭于其中燃烧,上面则刻有花纹。这种炉子因产自山东博山而得名。诗人用“飞来海上峰”来形容博山炉的神奇,仿佛是从天上飞来的神物一般,充满了神秘色彩。接着,“琢出华阴碧”,则是指博山炉上的花纹雕刻精美,宛如一块碧玉般晶莹剔透。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博山炉的外观之美,又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炷香上袅袅,映我鼻端白。”则是对诗人闻香时的描绘。当香火被点燃后,那袅袅升起的烟气仿佛在空中舞蹈一般,飘散在诗人的鼻腔中。这些烟气带着淡淡的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博山炉中香烟缭绕的情景,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
接下来“听公谈昨梦,沙暗雨矢石”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曹子方梦境的描绘。曹子方曾说过他昨夜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身处沙地之上,大雨如箭般射向石头,情景十分凄惨。诗人听到曹子方讲述这个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曹子方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揭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最后两句“今此非梦耶,烟寒已无迹”是对前文的回忆和感慨。诗人回想起昨天的梦境,如今却已不复存在。那些曾经的烟雾也已经消散,留下的只有这片宁静的土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梦境的怀念,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珍惜和留恋。
这首诗通过描绘博山炉的美丽景象、闻香时的愉悦感受以及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友情和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