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灵香润,晚风红药翻。
盥手散经帙,烹茶洗睡昏。
野僧甚淳古,养拙贲丘园。
风怀交四境,蓬藋底百椽。
山林皋壤欤,可为知音言。
而我与人乐,因之名此轩。
孟夏妪万物,正昼晦郊原。
隔墙见牛羊,定知春笋繁。
俄顷倒干戈,水攻仰翻盆。
地中鸣鼓角,百万薄悬门。
部曲伏床下,少定未寒暄。
疾雷将雨电,破柱取蛟蚖。
我初未知尔,宴坐漱灵根。
谅知岑寂地,竟可安元元。

延寿寺僧小轩极萧洒,予为名曰林乐。取庄生所谓林乐而无形者,并为赋诗。

积雨灵香润,晚风红药翻。

盥手散经帙,烹茶洗睡昏。

野僧甚淳古,养拙贲丘园。

风怀交四境,蓬藋底百椽。

山林皋壤欤,可为知音言。

而我与人乐,因之名此轩。

孟夏妪万物,正昼晦郊原。

隔墙见牛羊,定知春笋繁。

俄顷倒干戈,水攻仰翻盆。

地中鸣鼓角,百万薄悬门。

部曲伏床下,少定未寒暄。

疾雷将雨电,破柱取蛟蚖。

我初未知尔,宴坐漱灵根。

谅知岑寂地,竟可安元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延寿寺的僧人小轩所命名的“林乐轩”而作的一首赋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眼光,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诗人开篇便点明了题意,即给小轩取名为“林乐轩”。这里的“林乐”并非指林中的欢乐,而是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之意,形容小轩的住所如同林中一般,清幽、宁静、自在。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野的美丽景象。积雨使得空气湿润而芬芳,晚风吹动着红药花翻舞;洗手后,可以闻到书卷的气息;煮茶时,还可以看到沉睡中的人们。这些描写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他过着淳朴自然的生活,养性于丘园之间;风姿潇洒自如,与周围的景色交相辉映。这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正是诗人所追求和赞美的。

诗人又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山林间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无论是在皋土之上还是草庐之底,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这种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正是诗人所向往和追求的。

诗人以一句“谅知岑寂地,竟可安元元”,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的理解和认同。他认为这种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才是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