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真成大有年,斯民沟壑救将然。
麦根肥润桑叶大,春垄未锄蚕未眠。
奔走风雨连晓色,起寻佳句写由拳。
李成六幅骤雨笔,挂在东南楼阁前。
诗句释义
1. “时雨真成大有年”
- 时雨:指及时的雨水。
- 有年:意味着连续不断的年份。
- 注释:形容雨水持续不断,为农田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2. “斯民沟壑救将然”
- 斯民:这百姓。
- 沟壑:指山中或田间的水道。
- 救将然:将要得救的意思。
- 注释:说明这场及时雨即将给这片土地带来急需的滋润,让干涸的土地恢复生机。
3. “麦根肥润桑叶大”
- 麦根:指小麦根部。
- 肥润:肥沃而滋润。
- 桑叶:指蚕丝生产的主要原料——桑叶。
- 注释:描述雨水使得农作物得到了充足的灌溉,生长状态良好。
4. “春垄未锄蚕未眠”
- 春垄:春天的田地。
- 未锄:没有耕作。
- 蚕未眠:指养蚕的人还没有开始忙碌。
- 注释:表示春天的雨水使农田得以休养生息,养蚕的人们还未开始忙碌。
5. “奔走风雨连晓色”
- 奔走:奔跑。
- 风雨: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 连晓色:延续了早晨的景象。
- 注释:描绘了农民们在雨中的辛勤劳作景象。
6. “起寻佳句写由拳”
- 起寻:起身寻找。
- 佳句:美好的句子。
- 由拳:形容小拳头。
- 注释:可能是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这场及时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 “李成六幅骤雨笔”
- 李成:宋代画家,以画山水见长。
- 六幅:指画作的六个章节。
- 骤雨笔:形容笔法如同突然的暴雨,有力而猛烈。
- 注释:‘骤雨’可能暗喻雨水的猛烈,与前面的‘时雨’相呼应;‘李成六幅’可能指的是诗人借鉴了李成画法,通过细腻的笔触来表现大雨的景象。
8. “挂在东南楼阁前”
- 挂: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挂着。
- 东南楼阁前:暗示这是一幅挂在东南方向楼阁前的画作。
- 注释:可能是将上述诗作题于李成的画作上,以表达他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
译文
时雨如注,为大地带来丰饶之年。在这干旱之地,这场及时的雨水如同救命恩人,为干涸的河流带来新生。麦田得到滋养,桑叶更加茂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农田里的农人们在雨中辛勤劳作,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场及时雨对大自然和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雨水比作“时雨”、“大有年”,表达了对雨水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诗中还通过对农作物、农人生活的描述,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和希望,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信心。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