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慈悲愿观自在,海岸孤绝补陀岩。
贯花缨络普庄严,度生如幻现微笑。
有一众生起圆觉,即现三十二应身。
壁立千仞无依倚,住空还以自念力。
诗句释义与赏析
圣慈悲愿观自在 - 描述的是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怀,愿力无边的状态。观自在是佛教中对观音菩萨的尊称,表示其具有无上的自在能力。
海岸孤绝补陀岩 - 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景象,海边的岩石显得格外突出,给人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这里的“补陀岩”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象征性地表示观音菩萨在世间的孤独和坚持。
贯花缨络普庄严 - 通过形容观音菩萨佩戴着精美的花饰和络子(可能是某种装饰品),来展示她庄严的形象和慈悲的气质。这里用到了“贯花”和“缨络”,通常在佛教中象征着菩萨的纯洁和庄严。
度生如幻现微笑 - 描述了观音菩萨以慈悲的心态帮助众生,就像在幻象中展现的微笑一样,既真实又富有神秘感。这里的“度生”指的是观音菩萨救助众生的行为。
有一众生起圆觉 - 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觉醒的机会,只要他们愿意接受观音菩萨的教诲和引导。这里的“圆觉”指的是达到完全的智慧和觉悟。
即现三十二应身 - 描述了观音菩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帮助众生,体现了她的多样性和无处不在。这里的“三十二应身”可能指的是观音菩萨有三十二位不同的化身或形态。
壁立千仞无依倚 - 形象地描绘了观音菩萨像一座高山一样屹立不动,尽管它高耸入云,但没有任何支撑,表现出其坚定和不动摇的态度。这也可能意味着观音菩萨在修行中的孤独和坚定。
住空还以自念力 - 这是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观音菩萨即使在虚空之中也依靠自己的内心力量来维持存在。这里的“住空”可能是指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而“自念力”则是指内心的力量和智慧。整句诗展现了观音菩萨的独立自主和内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