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山中,嘉木之樾。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
有诗客李发,字之曰清闲处士。而蜀有豪士王当,以为盖谢敷之流。
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陇,其闲也不嗅王公之钩。傲睨万物,逍遥一丘。
身与长松共老,名与北斗俱休。涪翁曰名之不称实也久矣,吾子何以是为哉。
书潞则失涿,谓鹰则化鸠。故一以我为马,一以我为牛。
盖有有其实而不受,亦有无其实而固求者也。常试为吾子道清闲之致乎。
水之为物,甚寒而极清。郁为坚冰,得温而释,遍利诸生。
云之为物,无心而出岫穴。风休雨息,反一无迹。我观古人,以是为则。
若夫污泥浊水,与蛙同生,不溷其清。自操井臼,日耕荒徼,未尝不闲。
惟有道者能藏于天,吾子何处焉。清闲曰我无所用于世,而从所好。
惟水云与之忘老,何敢以为有道。涪翁曰舐痔十乘,曹商自优,非君清流。
清闲处士颂
至乐山中,嘉木之樾。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有诗客李发,字之曰清闲处士。而蜀有豪士王当,以为盖谢敷之流。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陇,其闲也不齅王公之钩。傲睨万物,逍遥一丘。身与长松共老,名与北斗俱休。涪翁曰名之不称实也久矣,吾子何以是为哉。书潞则失涿,谓鹰则化鸠。故一以我为马,一以我为牛。盖有有其实而不受,亦有无其实而固求者也。常试为吾子道清闲之致乎。
水之为物,甚寒而极清。郁为坚冰,得温而释,遍利诸生。云之为物,无心而出岫穴。风休雨息,反一无迹。我观古人,以是为则。若夫污泥浊水,与蛙同生,不溷其清。自操井臼,日耕荒徼,未尝不闲。惟有道者能藏于天,吾子何处焉。
清闲曰我无所用于世,而从所好。惟水云与之忘老,何敢以为有道。涪翁曰舐痔十乘,曹商自优,非君清流。商财计得白圭,拟国以闲为慝。
赏析:
黄庭坚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创作了这首《清闲处士颂》。诗中的“清闲处士”形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淡泊名利生活的追求,又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通过对山水、风云、鸥鹭等自然界元素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展现了自己追求高远、淡泊明志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水云”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而“清风明月”、“长松北斗”,则成为了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方式。这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对于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被世俗所累,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宁静。
这首诗还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个性独立和自我实现的渴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束缚,但黄庭坚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追求。这种对个性的张扬和对自由的向往,成为了宋代文人文化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
《清闲处士颂》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还让我们得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让我们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够从中领悟到更多关于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