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出家,当被坏色衣。蜀僧袈裟,多似苾刍。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
撩蜂引蝶,唯欠远山眉。
劝石洞道真师染袈裟颂丈夫出家,当被坏色衣。蜀僧袈裟,多似苾刍。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
撩蜂引蝶,唯欠远山眉。
注释:
- 劝石洞道真师染袈裟:劝说石洞的道真大师(即慧能)应该染上袈裟。
- 丈夫出家:男子出家为僧。
- 当被坏色衣:应当披上破败的衣服。
- 蜀僧袈裟:四川僧人穿的袈裟。
- 多似苾刍:很像修行中的比丘。
- 轻罗绉縠:轻薄的丝织品。
- 染成春柳丝:染成春天的柳树般的颜色。
- 撩蜂引蝶:像蜜蜂和蝴蝶那样引人。
- 唯欠远山眉:缺少的是远山般清秀的眉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诫诗,劝告石洞道真师(即慧能)应染上袈裟,以表示对出家的尊重和支持。全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第一句“劝石洞道真师染袈裟”,直接点明主题,劝石洞道真师穿上袈裟以示出家。第二句“丈夫出家,当被坏色衣”,进一步解释为何要穿袈裟,因为出家之人需要破旧的衣服来象征放下红尘俗世的束缚,追求解脱。第三句“蜀僧袈裟,多似苾刍”,通过比喻的方式赞美石洞道真师的袈裟,认为它如同修行中的比丘所穿。第四句“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描绘了袈裟的颜色,暗示着袈裟如同春天的柳树般柔美而清新。最后一句“撩蜂引蝶,唯欠远山眉”,则是用形象的语言来形容道真师的眉眼,意在赞美他既有出家人的气质又有清秀的外表。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石洞道真的深深敬仰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