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物有显晦,飞潜不同群。
为梭蓄雷电,为剑动祥氛。
鱼服与蛇行,委蛇隐其文。
嗜欲未可求,物象畴能分。
一朝逝不留,万里垂天云。
回首视山泽,凡鳞故纷纷。
【注释】
神物:指龙。《楚辞》有“朕皇考曾祖母曰女娲,女娲有祥云之像,是生后土,居于嵕嶻”之语。
显晦:显露、不明显。
飞潜:飞与潜。
为梭:织布机上的梭子。
蓄:蕴藏。
雷电:指闪电和雷鸣。
为剑动祥氛:指宝剑能驱除邪气,带来祥瑞之气。
鱼服:指龙鳞。
蛇行:爬行。
委蛇:形容蜿蜒曲折。
物象:事物的形象。
畴(chu)能:哪里能够。
分:分辨。
逝:逝去。
垂天云:像天上的云一样垂下来。
山泽:山间水边。
凡鳞:普通鱼类的鱼鳞。
纷纷:众多,多。
【赏析】
此诗以咏龙起兴,通过龙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神物有显晦”,写龙的神奇与神秘,既有威猛又不失柔美;第二句“飞潜不同群”,写龙飞翔于天,潜游于渊,各得其乐;第三句“为梭蓄雷电”,写龙能驾驭雷电,威力无比;第四句“为剑动祥氛”,写龙能驱除邪气,带来祥瑞;第五句“鱼服与蛇行”,“服”同“覆”。意思是说龙披着鱼皮,长着蛇身,自由自在地行走,既无拘束又没有羁绊。第六句“委蛇隐其文”,写龙的体态优美曲折,难以捉摸;第七句“嗜欲未可求”,“嗜欲”即贪欲,指人的欲望。意思是说人的欲望是难以追求的;第八句“物象畴能分”,意思是说事物的本质是难以分辨清楚的。第九句“一朝逝不留”,意指龙一旦飞走就再也不会回来;第十句“万里垂天云”,意为龙在九天之上盘旋,好像天上垂下的云彩一般。第十一句“回首视山泽”,“回首”是指回头遥望,这里指诗人遥想当年与龙相遇的地方——山水之间。第十二句“凡鳞故纷纷”,写凡是有鳞片的动物都纷纷前来,这是一幅生机盎然、充满生气的山水画面,也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平实,但意境深远。诗中用典贴切自然,不露斧凿痕迹,充分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