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律已云尽,思家日日深。
二年为客恨,千里倚门心。
节物罗樽俎,儿童学语音。
眩然如在目,恍惚梦难寻。

【解析】

这是一首抒怀诗。“岁律已云尽,思家日日深”,诗人从除夕夜起就陷入了对家乡的思念中。“二年为客恨,千里倚门心”,诗人已经在外漂泊了两年,而家乡又在千里之外,所以更增添了他的思乡之愁。“节物罗樽俎,儿童学语音”,诗人看到节日里摆满食物的筵席以及儿童学语的可爱场景,都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眩然如在目,恍惚梦难寻”,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答案】

译文:

岁末之时,日历已过尽,每逢佳节倍思亲。

离家两年,身在他乡有怨恨,千里迢迢回家门。

节日里摆满各种美食供宴饮,儿童们学习说话真可爱。

我仿佛看见家乡的亲人,但恍如梦中难以相见。

赏析:

此诗写客居异域的诗人在新年之夜的所感、所见、所闻,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两句写除夕之夜,诗人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睡。“岁律”指年节的时令,“尽”字表明时至年末,时间已经流逝得很快。“思家日日深”是说由于时令已到除夕,因此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日日夜夜都在想念之中。这一句点出题意,说明诗人是在除夕之夜作这首诗的;同时透露出诗人羁旅在外已久,归期渺茫,所以每逢此时就会加倍地想家。

第三句是说,自己在外漂泊已经整整两年了,这使诗人产生强烈的思乡之痛。

第四句是说,身在他乡,又远离家乡数千里之遥,因而更加想家。“为客”,是指长期在外做客或寄居;“客恨”,即客居异地所产生的痛苦或遗憾。

第五句进一步描绘诗人的思家之情。“倚”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诗人在节日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苦楚,而且突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千里”既指远道他乡,也隐含着作者的身世飘零之感。

第六句写诗人在节日里看到的各种事物和听到的种种声响,都是他思乡时最易触发感情的地方。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写思家,而是通过描写节日里的饮食起居等生活琐事,间接地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

尾联二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诗人的所见、所闻。“眩然”一词写出了诗人眼前景物的美丽动人,令人目不转睛地观赏,同时又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恍惚”一词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诗人虽然身在异地,但仍然像做梦一样,好像回到了故乡一样。然而,这种似梦非梦的感觉却使诗人感到十分惆怅,因为那种梦境是无法实现的。

全诗构思精巧缜密,语言明白流畅,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风骨,读来感人肺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