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
卷廉沧海近,洗钵白云飞。
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
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

诗句注释

1 野寺孤峰上:描述一座位于山间的寺庙,周围环境显得非常荒凉。

  1. 危楼耸翠微:形容这座寺庙的楼阁非常高耸,与周围的绿色植被形成一种对比,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
  2. 卷廉沧海近:这里的“卷廉”指的是风,“沧海”则是指大海。诗人用“卷廉”来形容风吹过的景象,暗示着海边的气息。
  3. 洗钵白云飞:这里的“洗钵”指的是洗去碗筷等餐具的动作,“白云飞”则形容云朵轻盈飘动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寺庙里修行时,心境宁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4. 竹影临经案:描述了竹的影子映照在书桌上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5. 松花点衲衣:这里的“松花”指的是松树的花朵,而“点衲衣”则是说这些花朵点缀在衲衣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句诗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6. 日斜登望处:描述了诗人在某个地方等待某人或某个时刻的心情,以及夕阳西下的景象。
  7. 湖畔一僧归: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僧人归家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译文

野寺孤峰顶上,高耸入云的楼阁显得格外醒目,风吹过,仿佛把沧海都带到了眼前。竹影摇曳,映照着书桌上的经书,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松花点缀在衲衣上,更增添了一份自然之美。夕阳西下,湖边传来一声呼唤,一位僧人匆匆归来,带来了一天的忙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广福院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修行场所。首句通过“孤峰上”、“危楼耸翠微”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寺庙高耸入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接下来的“卷廉沧海近”和“洗钵白云飞”,更是将自然景观与佛教修行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的“竹影临经案”和“松花点衲衣”,则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最后一句“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为整首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