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孤城迥,苔封古寺深。
结庐依近地,隐几惬幽心。
细草秋仍绿,修篁晚更阴。
红尘门外路,六辔漫如琴。
【注释】
木落:树叶由绿变黄,落下。
孤城迥:荒凉的边陲之城。
苔封:苔藓覆盖了。
古寺深:古老的寺庙很幽静。
结庐依近地:建房住在离城门很近的地方。
隐几:倚靠几案。
惬幽心:使心境舒畅。
细草秋仍绿:小草在秋天还是绿色的,但已经枯黄。
修篁:修长的竹子。
红尘:尘世。
六辔:六条缰绳。这里借指车。
漫如琴:像琴一样悠然、从容。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徐子由(名不详)同游西湖时所作。诗人用简练的笔法描绘了杭州的秋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理想。
全诗共四联,首两句写秋色之浓,“结庐”句写环境之美。后二联写诗人与友人游赏西湖时的所见所感,以“红尘门外路”一句作结,含蓄有致地表达自己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愿。
第一联“木落孤城迥”写杭州的秋天景色。这一句中,“木落”和“孤城”都写出了秋天的特征;“远”字则表明诗人身处远离城市的地方,从而突出了景物之幽僻、之清冷。
第二联“苔封古寺深”描写诗人所处的环境。“古寺深”三字,既表现了环境的幽静,也为下句的“隐几惬幽心”作了铺垫。而“结庐依近地”,则点出诗人在这里安家居住的事实。
第三联“细草秋仍绿”写诗人在西湖边所见。“秋仍绿”说明季节虽已入冬,但草木依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仍绿”二字,则更强调了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第四联“修篁晚更阴”则是写诗人在西湖边的所见。这两句中的两个“更”字,分别用来强调时间的推移和光线的变化,使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西湖景色的变幻多姿。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绪。
最后两句“红尘门外路,六辔漫如琴”以“六辔”比喻车驾,暗喻自己的仕途坎坷,难以一帆风顺。而“漫如琴”则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以及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让人深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