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注释:

道间即事 道旁即景生情。即事:在途中见到的景象。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春天过去,花朵凋谢,黄莺已经老了;桑叶稀少,小蚕即将进入睡眠状态。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梅雨季节天气阴晴不定,时而温暖时而寒冷,正是收割麦子的好时节。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村里的酒馆里买不到好酒,只好到邮局墙上去随便写点什么。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心中十分宁静快乐,没有一点杂念,就像一位行走在尘世的神仙。

赏析:

首联“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田野风光。随着季节的变迁,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黄莺也已年老;而桑叶也逐渐稀疏,小蚕也即将进入睡眠的状态。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更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梅雨季节,天气阴晴不定,时而温暖时而寒冷,正是收割麦子的好时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季节变化,更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在村里的酒馆里买不到好酒,只得到邮局墙上随便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更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尾联“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则是对全诗的升华。诗人在旅途中虽然身处困境,但心境却异常宁静快乐,没有一点杂念。他就像是一位行走在尘世的神仙,享受着旅途中的美景与乐趣。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更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