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钟伐鼓南山阿,倾城车马相戛摩。
万釭高下照朱碧,百堵往来纷绮罗。
身入醉乡颓红玉,月明归路湛金波。
挽君一出卧三日,奈此陌上春光何。
注释:
鸣钟伐鼓:敲响钟鼓。南山阿:南山的山脚下。倾城车马:指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人。相戛摩:相互击打、碰撞。万釭高下:指各种灯光高低交错。朱碧:红与绿,形容灯光色彩。百堵:百堵彩绘的房屋,指装饰华丽的门楼。绮罗:五彩缤纷的丝织品,形容繁华景象。身入醉乡:像醉酒一般迷糊。颓红玉:形容女子醉得东倒西歪的样子。月明归路:月光明亮的回家之路。湛金波:泛着金色光泽,形容水面清澈见底。挽君一出:拉着你一起出来。卧三日:睡在山中三天。奈此陌上春光何:奈何这路上春天的美景呢?
赏析:
首句写青帝之游,是诗人自叙出游之事;次句写黄婆之游,是从侧面写出游之事;三至五句写山中景色,为后两句写出游作铺垫;六至八句写出游之事,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
这首诗以“问安”开头,而结尾却写自己的游踪,一问一答,一来一往,构成一种悬念,使读者对出游一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鸣钟伐鼓”,点明出游的时间和环境,是在一个热闹非凡的日子。“倾城车马”,说明出游的规模和声势,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相戛摩”,则写出出游时的热闹场面,车马往来,人声嘈杂。“万釭高下”、“百堵往来”,都是描写山中的灯火、人烟。“纷绮罗”,“颓红玉”,既形容了山中的繁华景象,又写出了出游者沉醉于这种环境中的心情。
“身入醉乡”,是说出游时自己已经飘飘然如入梦境。“月明归路”,是写归来的情景,也暗含了出游者对自己所经历的景物的感受。“湛金波”,则是用“湛”字来形容江水清澈见底,也是写归来情景。“挽君一出”,是写这次出游的目的。“卧三日”,则是说这次出游时间之长,以致有三天没有回家。“奈此陌上春光何”,是说出门在外,难以欣赏到路边的春光,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