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慈悲行愿深,遍游沙界拯枯沉。
众生得度随形化,说法开迷震梵音。
眉现毫光同率土,手持杨柳摄群心。
我今稽首虔诚礼,愿赐慈光与照临。
【注】:
菩萨:指观音。慈悲:佛教语,指佛、菩萨的悲心;愿:佛教语,指发菩提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行。行愿:即发菩提心。
沙界:指世间。拯枯沉:救度陷入苦难中的人。随形化:根据人的形态变化。说法:讲经说法。开迷:消除人们的迷惑。震:震动。率土:天下。毫光:指观音菩萨的眼睛。摄群心:指观音菩萨的神通广大,能感召人们的心灵。稽首:古时的一种礼节,表示恭敬,叩头。虔诚:非常诚恳。礼:指拜见或礼拜。慈光:指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光。照临:指观音菩萨的慈悲降临人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向观音菩萨祈祷,希望她能帮助自己解除困境。诗中通过描绘观音菩萨的慈悲行为,表达了对观音菩萨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诗人描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行为。她遍游沙界,拯救陷入苦难中的人,这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之行。她的慈悲之心深入世间,能够救度众生,这是观音菩萨的大愿。
诗人描述了观音菩萨的教化行为。她通过说法开迷,消除人们的迷惑,使人们觉悟。她的教化之力深入世间,能够感召人们的心灵,这是观音菩萨的大智。
诗人描述了观音菩萨的神通广大。她手持杨柳,具有摄群心之威,这是观音菩萨的神通广大之力。
诗人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深深敬仰之情。他希望观音菩萨能够赐予他慈光,使他得到庇佑,这就是他对观音菩萨的深深祈愿。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慈悲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观音菩萨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