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履江城北,逍遥访仙乡。
扫却千里恨,爱此六月凉。
云根埋宿雨,木末酣斜阳。
峭崖列岩窦,老树攀穹苍。
地坼三关暗,天开一隙光。
青霄丽太白,应此金之芒。
双桃几日熟,冷笑痴吴王。
洞开人已去,刚风舞霓裳。
仙凡本相近,此理自可量。
学诗未学仙,凡骨生惭惶。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曳履江城北,逍遥访仙乡。”
- 曳履:穿着鞋子走路,此处形容游人轻装简行。
- 江城北:指靠近长江的北部城市。
- 逍遥:自在悠闲地行走。
- 访仙乡:前往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 “扫却千里恨,爱此六月凉。”
- 扫却:去除或忘却。
- 千里恨:比喻深深的忧愁或遗憾。
- 六月凉:夏季的凉风,通常代表清凉和舒适。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炎热夏日中感受到的凉爽,以及由此带来的愉悦和心灵的释放。
- “云根埋宿雨,木末酣斜阳。”
- 云根:指云雾缭绕之处,常用来象征高远或隐逸。
- 宿雨:隔夜的雨水。
- 木末:树木的末端。
- 酣:尽情享受。
- 这句描绘了大自然在云雾中的宁静美景,以及夕阳下的宁静感受。
- “峭崖列岩窦,老树攀穹苍。”
- 峭崖:陡峻的山峰。
- 列岩窦:排列着岩石洞穴,这里可能是指山间洞穴的排列。
- 老树:年迈的树木。
- 攀穹苍:攀登至高处,仰望天空。
- 描述了一幅陡峭山峰下,古老树木参天的壮观景象。
- “地坼三关暗,天开一隙光。”
- 地坼三关:大地裂开三个口子。
- 天开一隙光:天空中有一道缝隙透进光芒。
- 此句以夸张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暗示天地之间的神奇变化。
- “青霄丽太白,应此金之芒。”
- 青霄:指高空。
- 太白:指金星,又称金星为太白星。
- 金之芒:金光闪耀。
- 这句通过天文元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 “双桃几日熟,冷笑痴吴王。”
- 双桃:双重或成对的果实。
- 几日熟:几天后成熟。
- 冷笑痴吴王:讥笑愚蠢的吴王(可能是指吴王夫差)。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讽刺。
- “洞开人已去,刚风舞霓裳。”
- 洞开人已去:山洞打开,但人已离去。
- 刚风:强烈的风。
- 舞霓裳:指仙女在空中舞动彩带般的裙摆。
- 这里描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场景,展现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 “仙凡本相近,此理自可量。”
- 仙凡本相近:神仙和凡人之间的本质是相通的。
- 此理自可量:这个道理是可以衡量的。
- 这句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无论凡人还是仙人,都存在共同的真理和本质。
- “学诗未学仙,凡骨生惭惶。”
- 学诗未学仙:学习诗歌却没有学到仙法。
- 凡骨生惭惶:拥有凡人的骨骼却感到惭愧和惶恐。
- 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与神仙境界之间差距的认识,也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神话典故以及哲理性的思考,构建了一幅宏大的意象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美、宇宙奥秘及人生哲理的描述,传达了对自由、超脱和永恒价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