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
鹧鸪一声在何许,黄陵庙前烟霭深。
丹青欲画无好手,稳提玉勒况今久。
马蹄不为行客留,心挂长林屡回首。
黄陵庙
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
鹧鸪一声在何许,黄陵庙前烟霭深。
丹青欲画无好手,稳提玉勒况今久。
马蹄不为行客留,心挂长林屡回首。
译文
三月的潇湘江畔,春风吹过柳条,阳光下摇曳如金色的柳丝。
鹧鸪鸟的叫声在哪里呢?我站在黄陵庙前,只见烟雾缭绕、笼罩着一片深深的烟霭。
虽然想用丹青来描绘这美好的景色和心情,但却没有好画家能够画出它。
如今已经很久没提玉勒了,但我仍然会时常想起那美丽的风景,心中常常怀念不已。
马蹄声中,我并没有停下脚步,是因为我心中始终牵挂着那片树林。
注释
- 潇湘:古代湖南一带的别称,这里特指湖南省境内的湘江流域。
- 三月:春天的第三个月,通常指农历三月。
- 柳条:柳树的枝条,此处形容柳条随风摇摆的样子。
- 弄:玩弄、戏弄的意思。
- 黄金:这里指柳条在阳光下泛出的光芒,如同黄金一般璀璨。
- 鹧鸪:一种鸟,因其叫声与“行不得也哥哥”的古诗中的“哥”字谐音,所以被用来比喻思念之情。
- 黄陵庙:传说中的舜帝南巡至此地而逝的地方,位于湖南境内。
- 烟霭:指雾气、薄雾,这里用以形容黄陵庙前的景色朦胧、神秘。
- 丹青:古代绘画所用的颜料,这里指绘画技艺。
- 玉勒:古代用玉石做的马饰,这里指马。
- 提:提起、拿起。
- 行客:旅行的人。
- 长林:茂密的树林。
- 频频回首:不断地回头张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潇湘江头的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喜爱。同时,诗人还通过鹧鸪的鸣叫和黄陵庙前的烟霭,展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怀念。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和行动,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