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坏长城岂自由,江人重唱白符鸠。
熏天富贵还须尽,从古忠良类若仇。
狱吏但能书牍背,相公终欲割鸿沟。
书生志念闲无用,长想朱云地下游。

【注释】

岳王:指岳飞。岳少保:岳忠武公,岳飞的字,故称。东林寺:在今南京钟山南麓。遗像:遗留下的画像。感而申颂之:因感动而作诗歌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在东林寺瞻仰岳飞遗像,感慨万分地写下了这首七律。首联点出“题”字;中间四句抒发对岳飞的无限崇敬之情;末联表达了自己虽怀壮志却无施展之地的悲愤心情。全诗情感深沉凝重,意境高远,是一幅充满爱国激情和强烈民族意识的壮丽画面。

首联“欲坏长城岂自由”,意谓要摧毁敌人的防线,岂是轻而易举的事?这里化用《左传》中“欲毁宋都,何其大夫?”的典故,说明破坏敌人的堡垒不是轻易可以完成的。“江人重唱白符鸠”中的“白符”原指迷信者用来驱妖辟邪的白色纸符,这里借指岳飞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江人”指岳飞家乡的百姓。这两句表明,尽管岳飞被害已久,但他的精神仍然深深感染着人们,老百姓依然怀念他、崇敬他。“江人”也暗含着作者自己。

颔联承上启下,由“欲坏长城”转入“还须尽”的问题。“熏天富贵”指权贵们奢侈腐化、挥霍无度的生活,“从古忠良”则是指历史上那些忠诚贤能的人。这两句是说,尽管他们拥有荣华富贵,但终究不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他们为非作歹,为害无穷,正如忠良遭难一样。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慨,也表现了自己对忠奸不分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忧虑。

颈联紧承前句“还须尽”,“从古忠良类若仇”进一步指出了历史上忠臣良将遭受迫害的原因。“书牍背”,比喻那些当官者只知道阿谀奉承,把心思放在迎合上司、讨好上级上,根本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公”,这里指南宋朝廷的当权者秦桧等奸臣。“割鸿沟”,即指秦桧以议和为借口,与金兵签订“绍兴和议”。这两句表明,这些奸臣之所以得宠,是因为他们善于钻营投机,玩弄权术,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尾联是诗人感情升华的地方,也是这首诗中最有力量的部分。“书生志念闲无用”,意思是说,作为一个读书人,自己的抱负和志向虽然崇高,但却没有地方施展。“朱云地下游”,是说朱云曾因上书直谏而被投入监狱,后来获释后仍不改变初衷,继续游说于朝堂之上。“朱云”是东汉时的一位忠臣烈士,他曾因直谏皇帝而被投进监狱,但在狱中仍不改初衷,终于获得重用。这两句表明,尽管自己胸怀大志,却无法施展拳脚,只能像朱云一样,四处游说、奔走呼号,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写东林寺岳飞遗像,表现了诗人对岳飞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忧虑。全诗情感深沉凝重,意境高远,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和强烈民族意识的壮丽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