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见平林枣颊赪。
蛇起天津流枉矢,鸟飞淮甸覆行尘。
漆城按堵宁辞荫,石马沾沟会有神。
千古睢阳无处觅,不知臧质是何人。

这首诗的译文是:

青青的边塞草儿才懂得春天的到来,又看见平林中枣红如颊。

蛇群起舞于天津河流下,鸟儿飞临淮甸覆盖行尘。

漆城安然无恙不需荫庇,石马沾水有神能显灵。

千古睢阳无人寻觅,不知臧质究竟是何人。

注释:

  1. 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见平林枣颊赪:青青的边塞草木刚刚懂得春天的到来,又看到平林中的枣树红得像脸。
  2. 蛇起天津流枉矢,鸟飞淮甸覆行尘:比喻喻意深远,形象生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3. 漆城按堵宁辞荫:漆城安然无恙不需荫庇,漆城指的是边境上的城堡,按堵表示整齐有序。
  4. 石马沾沟会有神:石马沾水有神能显灵,石马在古代常常用来象征守护和吉祥。
  5. 千古睢阳无处觅,不知臧质是何人:千古以来睢阳没有人寻找,不知道臧质是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臧质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春景、蛇起流矢、鸟飞淮甸等景象,表达了他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臧质的怀念,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