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旦病思清,把书坐晴檐。
体舒百息匀,心远万虑恬。
收视等庖郢,妙观到羲炎。
顿忘饥寒苦,但觉中边甜。
习气尚稍稍,自喜良沾沾。
故家东堂书,高架纷悬签。
我时且儿子,气欲俱并兼。
浇著胸次间,政尔意不廉。
此意竟蹉跎,衰迟侵戟髯。
迩来又留滞,郁郁三年淹。
是秋节物高,露白原草沾。
斜河转空阔,夜气方森严。
此日足可惜,黄尘满征襜。
明年会当归,赤米荐白盐。
翻经慰老眼,甘作书蠹潜。
共嘲玄尚白,指笑突不黔。
亦知屠沽儿,羔豚方属餍。

【注释】

1、清:清爽。

2、收视等庖郢:比喻目光如庖丁之刀一样锋利。

3、羲炎:指羲皇和神农氏,古代两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农神和药神。

4、顿忘饥寒苦:突然忘记了饥饿和寒冷的困苦。

5、习气尚稍稍:仍然有少许的旧习惯。

6、沾沾:自喜的样子。

7、东堂书:指藏书之地。

8、高架纷悬签:《晋书》:陆机“尝于东堂挂一尺二寸画布障,以集诸生徒讲论。”

9、儿子:指自己的儿子。

10、浇著胸次间:浇在心胸里。

11、政尔意不廉:你的想法如此高尚。

12、蹉跎:耽误。

13、衰迟侵戟髯:年事已高,发白。

14、迩来又留滞:近来又被耽搁了。

15、郁郁三年淹:忧愁郁结了三年之久。

16、此日足可惜:今天值得庆幸的是(能回家)。

17、黄尘满征襜:尘土满天,满身是灰尘。

18、明年会当归:明年我们一定会团聚的。

19、赤米荐白盐:用白米饭和盐。

20、翻经慰老眼:读诵经典使眼睛得到了安慰。

21、甘作书蠹潜:愿意做蛀书虫。

22、共嘲玄尚白:一起嘲笑那些喜欢穿黑色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作者借写病后的感受,抒发对人生坎坷经历的深刻感受。首联“今旦病思清,把书坐晴檐”,表达了诗人因病后初愈时的心境,即感到身体轻快,心情也变得明朗起来。第二联“体舒百息匀,心远万虑恬”,进一步描述了身体恢复得很快,心情也变得宁静,不再为琐事所困扰了。第三联“收视等庖刃,妙观到羲炎”,则通过比喻手法,将诗人的心境与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相媲美,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第四联“顿忘饥寒苦,但觉中边甜”,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病后康复的喜悦之情,同时这种喜悦也感染到了周围的环境之中。第五联“习气尚稍稍,自喜良沾沾”,则揭示了诗人虽然已经摆脱了病魔的困扰,但对于一些旧习惯仍有一定的留恋,这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无奈。第六联“故家东堂书,高架纷悬签”,则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故家里读书的情景,以及家中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卷。第七联“我时且儿子,气欲俱并兼”,则表现了诗人与儿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第八联“浇著胸次间,政尔意不廉”,则是对前几联的一种总结,即通过与旧习惯的斗争,使得心胸变得更加宽广。第九联“此意竟蹉跎,衰迟侵戟髯”,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了。第十联“迩来又留滞,郁郁三年淹”,则反映了诗人因疾病导致的滞留,以及由此引发的郁闷情绪。第十一联“是秋节物高,露白原草沾”,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同时也隐喻了诗人的心情变化。第十二联“斜河转空阔,夜气方森严”,则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和寂寞。第十三联“此日足可惜,黄尘满征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重逢的期待。第十四联“明年会当归,赤米荐白盐”,则展望了未来的重逢场景,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第十五联“翻经慰老眼,甘作书蠹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的喜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最后一句“共嘲玄尚白,指笑突不黔”,则描绘了一幅人们嘲笑那些喜欢穿黑色衣服的人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病后的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