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山林僻,何心与世疏。
土铛三合米,竹牖半床书。
月树迷归鹤,沙泉数过鱼。
无人觅巢许,不必更深居。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李颀,他的诗以豪放、奔放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自是山林僻”
- 注释:既然选择隐居在山林之中。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认同和向往,认为隐居山林是远离尘世喧嚣的一种选择。
- “何心与世疏”
- 注释:为什么还要疏远世俗。
- 赏析:这里的“何心”表示为何要放弃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而“与世疏”则强调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排斥态度。
- “土铛三合米”
- 注释:使用土锅煮饭,三合米是古代一种粗粮。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隐者简朴的生活状态,没有奢华的物质享受,只有简单的粮食和烹饪工具。
- “竹牖半床书”
- 注释:竹制的窗户,床上放着书。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隐者的生活环境,简陋但充满文化气息。竹制的窗户透着一丝清凉,床上摆放的书籍则展示了其学识和修养。
- “月树迷归鹤,沙泉数过鱼”
- 注释:月光下的树林中,归巢的鹤迷失方向;沙滩上清澈的泉水旁,鱼儿频繁地游过时。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既有山水的灵动之美,也有夜晚的静谧之态。
- “无人觅巢许”
- 注释:没有人寻找巢父和许由这样的隐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士高洁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的忽视。
- “不必更深居”
- 注释:没有必要隐居到太深的地方。
- 赏析:这句话是对前一句的总结和升华,指出隐者不必过分追求隐居的深度,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即可。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方式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场景。诗中的关键词“山林”、“隐居”、“简朴”等都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