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阑干对落霞,垂杨古渡欲栖鸦。
渔翁何处烟藏浦,白鹭成群月浸沙。
泪落西风叫黄鹄,酒阑深夜听琵琶。
谁人得似鸱夷子,一叶浮云总是家。

江横暮景

独倚阑干对落霞,垂杨古渡欲栖鸦。

渔翁何处烟藏浦,白鹭成群月浸沙。

泪落西风叫黄鹄,酒阑深夜听琵琶。

谁人得似鸱夷子,一叶浮云总是家。

译文:
江水横流映照着傍晚的景象,一个人独自靠在栏杆上,看着落日的余晖和晚霞,垂柳摇曳在古老的渡口边,仿佛一群乌鸦即将栖息。渔夫们在哪里?烟雾笼罩着河边的地方,白鹭成群结队地在月光照耀下的沙滩上觅食。泪水随着西风吹落,黄鹤在秋风中哀鸣,夜晚酒喝到尽头时,听着琵琶的声音。谁能像鸱夷子那样洒脱自如呢?只有一叶轻飘飘的小船,才能载着我们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江水、落霞、垂杨、古渡、烟浦、白鹭、黄鹄、琵琶等意象,既有视觉美感,又有听觉享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

首句“江横暮景”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为后续的画面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孤倚阑干”则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身影,与江水、落霞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二句“垂杨古渡欲栖鸦”进一步描绘了古渡头的宁静与和谐。垂杨依依,古渡寂静,似乎连飞翔的鸟儿也在寻找归宿。这些细节描写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

第三句“渔翁何处烟藏浦”则是诗人对于渔翁生活状态的想象。他们远离尘嚣,隐于烟波浩渺之中,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渔翁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白鹭成群月浸沙”,则描绘了一幅夜幕降临时的美景。白鹭在水中嬉戏,月光洒在沙滩上,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这里的“浸沙”一词,既形容了月光的明亮,也暗示了沙滩的柔软和宁静,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第五至第七句“泪落西风叫黄鹄,酒阑深夜听琵琶”,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泪滴西风,黄鹄哀鸣,深夜听琵琶,这些场景都充满了悲凉之感。而“泪落”、“酒阑”等词语,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助。

最后一句“谁人得似鸱夷子,一叶浮云总是家。”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鸱夷子一样逍遥自在,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这里的“一叶浮云总是家”既形象地描绘了飘泊不定的生活,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江水、落霞、垂杨、古渡等自然景物,以及渔翁、白鹭、黄鹄等动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悲伤情绪的抒发和理想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丰富内涵。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艺术珍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