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虚明怀抱幽,水天无际望悠悠。
潮来不觉沙洲没,浪打只疑茅屋浮。
何处渔人横短笛,有时嫠妇泣孤舟。
忘机何必曾相狎,说与江边群白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江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1. 一榻虚明怀抱幽,水天无际望悠悠。
    注释:这一句描绘的是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船舱中,心境宁静且深远。”一榻”指的是船舱里的一张小床,”虚明”则形容空间空旷,没有障碍物。”怀抱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水天无际”意味着水面和天空融为一体,无边无际。”望悠悠”则表示诗人在广阔的水面上眺望远方,感受时间的流逝。
    赏析:诗人通过这一句描绘了他独自一人在船上的宁静景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深远的思考。

  2. 潮来不觉沙洲没,浪打只疑茅屋浮。
    注释:当潮水来临,诗人并没有察觉到沙滩被淹没的情况,只是感觉像波浪拍打着茅草屋一样。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诗人将自然现象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想象力和画面感。

  3. 何处渔人横短笛,有时嫠妇泣孤舟。
    注释:在这片宁静的水域中,不知什么时候会有渔民吹着短笛归来,而寡妇们也会在孤独的船上哭泣。
    赏析:这两句诗进一步丰富了前面的景色,引入了人物活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渔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寡妇们的哀愁。

  4. 忘机何必曾相狎,说与江边群白鸥。
    注释:既然彼此之间已经没有情感的交流,那么又何必曾经亲近相处呢?不如将这些情感告诉那些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在江边飞翔的白鸥。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的追求。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应该不受人类情感的影响,保持自己的本性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巧妙安排,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本质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