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写千文迈古今,感陶承旨撰碑阴。
两朝雨露书中得,满箧诗章物外寻。
衡岳水云长挂梦,帝城烟月不关心。
西游去后无消息,想共陈抟一处吟。

译文:

篆刻千文超越古今,感怀陶渊明的碑文。

两朝雨露书中得,满箧诗章物外寻。

衡岳水云长挂梦,帝城烟月不关心。

西游去后无消息,想共陈抟一处吟。

注释:

  1. 篆写千文迈古今:篆刻千文指的是刻在石头上的篆书文字,这里指代历史文献或典籍。迈古今表示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意指其价值与意义跨越了古今。
  2. 感陶承旨撰碑阴:感怀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撰写碑文。碑文通常用于纪念某人的重要事迹或功绩,而此处提到的碑文则可能是对某位大师或学者的赞美之词。
  3. 两朝雨露书中得:两朝可能是指作者所处的两个不同朝代,雨露比喻恩惠和教化。书中得意味着这些恩惠和教化通过读书得到。
  4. 满箧诗章物外寻:满箧诗章表示装满了书箱的诗篇,物外寻意为从世俗之外去寻找。
  5. 衡岳水云长挂梦:衡岳指的是衡山,水云长挂梦意味着将衡山的美景和云雾挂在心中难以忘怀。
  6. 帝城烟月不关心:帝城可能是指京城或皇宫,烟月不关心表示对宫廷生活的不感兴趣。
  7. 西游去后无消息:西游去后无消息指的是离开西游之后再也没有听到关于他的消息。
  8. 想共陈抟一处吟:想共陈抟一处吟表达了作者想要与陈抟一起吟咏诗词的愿望,陈抟是五代时的道教人物,以道法高深著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生活的疏离感。首句“篆写千文迈古今”,表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崇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第二句“感陶承旨撰碑阴”,则是对历史上某位杰出文人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两朝雨露书中得,满箧诗章物外寻”,意味着作者在书本中获得了知识和智慧,但在现实中却感到失望和空虚。“衡岳水云长挂梦”,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帝城烟月不关心”一句揭示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不感兴趣和疏远。这种情感可能源于对现实的不满或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西游去后无消息,想共陈抟一处吟”,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与陈抟这样的隐士一起吟咏诗词,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历史人物、现实生活和政治态度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它既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敬仰,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