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赵清献,恤孤慰亡友。
至今西蜀人,谈美不容口。
二喻出儒家,清贫一无有。
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
相对诵诗书,未尝窥户牖。
圭折玉弥方,山寒松更茂。
县宰初闻名,咨嗟为之久。
从容语其配,夫人曾见否。
长者二十三,次亦十八九。
青裾长蔽膝,荆簪短在首。
我欲效清献,言不为人取。
近于吾邑中,选婿得豪右。
夫人相宰意,鱼蔬荐樽酒。
屈致二喻来,呼名老与寿。
女子当有行,诗称远父母。
饥寒日月长,蓬荜风雨漏。
大喻前致词,洒泪湿衣袖。
荷德固已深,缄情亦须剖。
上言亲未葬,心欲土自负。
下述妹未笄,𡞦𡞦无傅姆。
还家复献书,自叙贫且陋。
铅华世所悦,铜臭非吾偶。
肯效闾闬间,碌碌逐鸡狗。
世无梁伯鸾,应嫌孟光丑。
孔明若再生,承女甘箕帚。
陈义一何高,夫人惊拊手。
赠广都寓舍贤妇二喻诗曾听赵清献,抚孤救亡友。 ——赵抃(958—1032)字阅道,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任知州时,体恤百姓,救济灾民,深得民心。
至今西蜀人,谈美不容口。 ——四川成都一带的人们谈论赵清献的事迹,总是赞不绝口。
二喻出儒家,清贫一无有。 ——赵清献的两个寓言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他以“清贫”来比喻自己不追求物质享受、只求为官清廉的生活态度。
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 ——指赵清献在贫困中依靠老妇人和寺庙生活,过着朴素的生活。
相对诵诗书,未尝窥户牖。 ——指赵清献在家中诵读经典,从不偷看外面的窗户。
圭折玉弥方,山寒松更茂。 ——比喻赵清献虽身处逆境,但品格高尚,坚韧不拔。
县宰初闻名,咨嗟为之久。 ——指赵清献刚被推举为官员时,人们议论纷纷,对他的才华表示赞叹。
从容语其配,夫人曾见否。 ——赵清献从容地谈到了自己的配偶,不知道夫人是否见过。
长者二十三,次亦十八九。 ——指赵清献的配偶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留下了他的孤独和悲伤。
青裾长蔽膝,荆簪短在首。 ——指赵清献的妻子身着青色衣裙,头戴荆草制成的发饰。
我欲效清献,言不为人取。 ——我希望能够效仿赵清献的品德,不被世俗所诱惑。
近于吾邑中,选婿得豪右。 ——指在家乡选择女婿时,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有地位和财富的人。
夫人相宰意,鱼蔬荐樽酒。 ——指赵清献的妻子为他准备饭菜,用鱼肉和蔬菜招待。
屈致二喻来,呼名老与寿。 ——赵清献的妻子把两个寓言故事带给了赵清献,并叫他不要忘记自己的生日。
女子当有行,诗称远父母。 ——女子应该有自己的行为和品质,像诗歌一样赞美她的孝顺和忠诚。
饥寒日月长,蓬荜风雨漏。 ——指赵清献的妻子生活在贫困中,忍受着饥饿寒冷和风雨交加的折磨。
大喻前致词,洒泪湿衣袖。 ——指赵清献的妻子在前文中向他陈述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
荷德固已深,缄情亦须剖。 ——指赵清献的妻子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希望他能坦诚面对自己的过去。
上言亲未葬,心欲土自负。 ——指赵清献的妻子告诉他,自己的亲人还没有安葬,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承担这个责任。
下述妹未笄,𡞦𡞦无傅姆。 ——指赵清献的妻子告诉他,自己的妹妹还没有长大成人,没有受过教育。
还家复献书,自叙贫且陋。 ——指赵清献回到家后,再次向家人讲述了自己的贫穷和简朴的生活。
铅华世所悦,铜臭非吾偶。 ——指赵清献认为华丽的外表并不值得羡慕,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品质和修养。
肯效闾闬间,碌碌逐鸡狗。 ——指赵清献不愿意效仿那些平庸的人追逐名利和地位。
世无梁伯鸾,应嫌孟光丑。 ——比喻如果没有像梁伯鸾那样有才华和品行的人出现,那么像孟光这样的平凡人就会被嫌弃。
孔明若再生,承女甘箕帚。 ——如果诸葛亮重生,他会愿意接受这样的妻子作为自己的伴侣。
夫人惊拊手。 ——形容赵清献的话语非常高尚和深刻,让妻子感到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