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远喧阗,山中有清意。
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置。
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
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
君家逸少后,芬芬今不坠。
文章擅场屋,孝弟先闾比。
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
酝藉勿感慨,云雷起平地。

【注释】:

卜居远喧嚣,山中有清意。

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的置。

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

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

君家逸少后,芬芬今不坠。

文章擅场屋,孝弟先闾比。

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

酝藉勿感慨,云雷起平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诸暨王秀才华轩上的一首题画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生真谛的理解和感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首句”卜居远喧嚣,山中有清意”,诗人描绘出一幅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画面。山中清静的环境与喧嚣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

第二句”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置”,诗人以”风月”喻指自然之美,将之置于轩中,可见其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同时,”周诗得标置”则表明这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誉。

第三句”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诗人以琴书为伴,欣赏着春天的花柳美景,享受着内心的愉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热爱生活,追求内心的快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四句”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繁华世俗的看法。他认为纷华是非所事,而应该安恬养天智,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只有在平静和智慧中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五至第八句分别描绘了王秀才家中的环境和特点,如”君家逸少后”、”文章擅场屋”等,都表现了王秀才家族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成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推崇之情。

最后两句”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诗人表示即使是短暂的停留也不足挂齿,但那些美好的品德却是上天所珍视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德的赞美和推崇,认为美德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诸暨王秀才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生真谛和美德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