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芳信雨消磨,负此吟怀奈若何。
倚槛忽惊新绿暗,扫轩更惜落红多。
春归惟有时禽觉,睡足从渠日影蹉。
闲里工夫闲受用,惜无闲客肯相过。

【注释】

三月晦日:即农历三月的最后一天,即清明节的前一天。

负此吟怀奈若何:负着这个满怀愁绪的心情,又能怎么办呢?

倚槛:靠在栏杆上。

忽惊新绿暗:忽然间,眼前呈现出一片新绿的景象而感到惊喜。

扫轩:打扫窗轩,指拂拭窗户。

时禽:春鸟。

睡足从渠日影蹉(cuō):睡醒后,任他日光斜照。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清明节这一天,因雨后春景之美而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全诗以“春”字贯串全篇,抒发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一年芳信雨消磨”,点出清明,说明春天已逝,万物凋零,唯有雨后春景尚存。“芳信”即芳香的消息,是说春天的芳香消息已被雨水冲淡。“负此吟怀奈若何”,面对如此美景,自己却无法吟咏作诗,只能徒增烦恼而已。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

次句“倚槛忽惊新绿暗”,“倚栏”是凭栏而立,这里形容诗人站在栏杆前,凝望四周。“新绿”指刚刚长出的嫩叶。诗人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也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青春难留,心中不免涌起无限伤感。

第三句“扫轩更惜落红多”,诗人又进一步感叹春天易逝。“扫轩”是清扫窗户,这里是说诗人把窗户都扫了一遍。这里的落红是指花瓣和落叶,诗人看到满地的落花,不禁感慨万分。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接下来的四句“春归惟有时禽觉,睡足从渠日影蹉”,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诗人看到春天已经离去,只留下时鸟还在鸣叫。此时,阳光斜照在身上,感觉十分惬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闲里工夫闲受用,惜无闲客肯相过”,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赞美。虽然自己没有闲客来访,但仍然可以享受这份宁静与惬意。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忧愁、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无奈。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