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治蜀泽民深,赣守无堪愧士林。
长育务先庠序教,讲磨思见圣贤心。
今兹未肯孤毫善,学者尤宜念寸阴。
三百馀篇金石奏,席间愿听得遗音。

诗句

1 文翁治蜀泽民深 - 文翁是汉代的一位地方官,他治理蜀地(今四川一带)时,推行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和措施,使得当地民众受益良多。这里用“泽民深”来形容文翁治理的效果深远且惠及民众。

  1. 赣守无堪愧士林 - “赣守”指的是古代江西省的一名太守,这里用来比喻那位官员虽然能力有限,但依然可以对当地的士人群体有所贡献,不愧对士林(即读书人或者知识分子)。

  2. 长育务先庠序教 - “长育”在这里表示长期培育或培养,而“庠序教”指的是学校教育。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培养,应当从基础教育开始,重视学校的教育环境。

  3. 讲磨思见圣贤心 - “讲磨”可能是指学习、讨论等学术活动,而“思见圣贤心”则表达了通过学习圣贤的智慧来达到心灵的修养。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实践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4. 今兹未肯孤毫善 - “今兹”指现在这个时候或当前情况,“孤毫”是极少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说当前的社会或个人没有太多的善行或美德可以展示或追求。

  5. 学者尤宜念寸阴 - “学者”指的是学习知识的人,而“寸阴”是时间的意思。这句话提醒学习者要珍惜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不要浪费。

  6. 三百馀篇金石奏 - “三百馀篇”指的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诗歌作品,如《诗经》中的篇章,数量庞大且内容丰富。“金石奏”可能指的是这些诗篇被刻在石头上,象征着其价值和重要性。

  7. 席间愿听得遗音 - 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希望在闲暇之时能够听到一些前辈或名师的教导,从中吸取智慧和经验。

译文

  1. 文翁治理蜀地,恩泽广大深远。
  2. 赣守尽管才能一般,却也能对士人有所贡献。
  3. 教育的长远培养应当从基础做起。
  4. 学习与讨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圣贤的智慧。
  5. 现在的时代可能没有足够的善行展现。
  6. 学者应该珍惜每一分学习的时间。
  7. 许多古诗篇目如同金石般珍贵。
  8. 希望在闲暇时刻能听到前人的教诲。

赏析

这首诗是对我国古代文化和教育的一种赞颂。诗人通过回顾历史人物的贡献和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学习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谦逊和对知识的珍视。这种文化自信和对历史的尊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